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意算盤(1 / 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意算盤

興許是從雪齋禪師疑惑的眼神中猜到了他心中作何之想,今川義元笑道:“師傅定是不知我為何不生氣吧。其實,乍一聽聞此事,我當然怒不可遏。但仔細想想,尾張、美濃兩國發生的種種變故,對我們駿河今川氏來說,非但不是一件壞事,更是大大的一件好事啊!”

身為軍師,雪齋禪師立刻明白了今川義元的心思:“主公說的是賞賜家臣和築城兩件事情吧?”

“是啊!”今川義元笑道:“這兩件事情令師傅和我頭疼快一年了,卻一直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來解決。原本還得等著三好長慶那個卑賤小人有所異動,卻不曾想尾張織田氏的殘渣餘孽和那個卑劣無恥的‘蝮之道三’自己送上門來了,真是天助我也!攻取了尾張和美濃兩國,不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舊領和新領還能連成一片。兩百多年來,還沒有哪家能占有這麼廣袤的領地呢!”

原來,今川義元於前年秋末率軍上洛,用了大半年的時間,擊敗了膽敢出兵阻攔的“尾張之虎”織田信秀,向天下大名、領主宣示了今川軍的武勇。有了尾張織田氏的前車之鑒,近畿諸國的大名、領主都不敢再拭今川軍的鋒芒,紛紛讓開通道,使他得以順利進入京都,得到了正二品內大臣的官職,成為僅次於幕府將軍的“天下人”,固然榮耀無比,卻沒有得到多少實惠--為了安定上洛大軍的後方,他把原屬織田信秀的領地賞賜給了歸降自己的清州城城主織田信友;而近畿諸國都臣服,他沒有理由奪取人家的領地。如此一來,也就沒有占據很多新的領地,可供他來賞賜給在這次上洛之行中立下戰功的家臣。

家臣們出陣,原本為的是從主公那裏得到賞賜,浴血奮戰、立下大功,卻不能得其賞,當然會心生不滿,更會埋下日後主臣不和、家門內亂的禍苗,今川義元當然不能等閑視之。去年年中,領有紀伊、阿波、和泉、淡路四國的三好長慶向朝廷進貢,想要求取從四品左近衛權中將一職,卻被今川義元斷然拒絕了,固然是不願意讓那個昔日不過是幕府管領細川氏家臣的三好長慶竊據顯官高位,其實也不無有意羞辱三好長慶的用意。一旦羞憤不已的三好長慶做出什麼失禮的舉動,今川義元就可以拿出“天下人”的身份,用朝廷和幕府將軍的名義斥責三好長慶並剝奪他的領地……

不過,姑且不說三好長慶會不會通過昔日家主細川信元搬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來求情,三好家所占有的四國之中,淡路是海外孤島,紀伊、阿波、和泉三國與今川氏的舊領也隔著河內、大和、伊賀、伊勢、尾張五國,即便全部弄到手,不但難以保證安全,管理起來也十分麻煩,需要經過一係列的調換,才能使今川氏的領地連成一片。可是,近畿諸國都掌握在將軍近臣如細川氏、北畠氏和他們的家臣手中,那些人實力不強,身份卻都十分顯赫,象調換領地這種帶有侮辱性的事情,他們非但不會乖乖地俯首聽命,甚至還可能聯合起來反對。他們又和朝廷、幕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很難說到時候天皇和幕府將軍究竟會支持誰,得不到天皇和幕府將軍的支持, 身為“天下人”的今川義元也就無法宣布他們為“逆賊”,動員全國大名起而伐之,隻能憑借今川氏自己的力量來和他們決一雌雄,勝負還真是難以預測……

此外,今川義元和雪齋禪師剛才都提到的築城一事,也跟領地大有關係--舉凡成為“天下人”的戰國大名,都要選擇一處戰略要地修築大城,屯集重兵,一是控製京都,二來也是顯示實力以威懾諸國。這樣的大城,既要在自己的領地或勢力範圍之內,又不能離京都太遠。可是,今川氏此次上洛,並沒有占有新領地,而舊領駿河、遠江和三河又地處東海道,遠離京畿重地,一時竟難以找到合適的築城地點。岡崎城主鬆平廣忠死後,今川義元蠻橫霸道的勒令三河鬆平黨交出岡崎城,除了趁火打劫之外,還存有萬不得已之下,就隻好退而求其次,在岡崎一帶築城的打算。

除此之外,家臣們還提出了另一個解決方案:既然清州城主織田信友已經歸順了今川氏,不如把他改封到別處,把他原有的領地調換過來,在尾張境內築城,清州城的位置就很不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