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津義久沒有想到,事到如今,父親竟然也象家中那些顢頇無能的家夥一樣糊塗,不趕緊商議對策,卻說這種自欺欺人的話,心中無比憤懣,亢聲說道:“可是,現在不是我們去攻打他們的州縣,而是他們已經到了我們薩摩,到了我們島津氏的家門口了!”
島津貴久也沒有想到兒子還敢當眾頂撞自己,頓時火冒三丈,厲聲說道:“八格!明國軍隊到了又怎麼樣?!九州武士,還有我們島津氏的領民,隻用竹槍(注:一種竹製的刺擊兵器,日本戰國時代,被領主征發出陣的民兵多裝備竹槍,原因無他,惟“窮”字而已。)也能打敗那些孱弱無用的明國人!”
島津義久不服氣地反駁道:“若是用竹槍就能打敗明國人,那麼多的九州武士就不會被他們從明國海疆趕回來了!”
島津貴久厲聲說道:“你不要再提那些打了敗仗,又不能為主君盡忠的家夥!他們怎能和我們島津氏家中的猛士相比!明國人既然已經到了我們的家門口,我們會讓他們這些可惡的家夥看到,什麼才是真正的九州武士!”
島津義久痛切地叫了一聲“父親大人!”還想要說什麼。島津貴久卻不由分說地打斷了他:“你剛才不是說自己還沒有想到對策,要先聽聽別人怎麼說嗎?那你就好好聽著。”島津義久隻得悻悻然閉住了嘴。
主公都這麼說了,與會諸人若是再象島津義久那樣說明國軍隊有多麼多麼的厲害,豈不是等於在給主公頭上潑冷水,這不但是對主公的不忠,更會被旁人視為怯懦。那些時常把“天下武士出九州,九州武士數薩摩”這句話掛在嘴邊上的島津氏家臣們頓時活了過來,紛紛迎合島津貴久的話,大讚薩摩武士是何等的勇武過人、戰無不勝,大貶明國軍隊是何等的怯敵畏戰、不堪一擊。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還真讓他們找到了好幾條戰勝明國大軍的理由:
第一,天時。如今已是五月初,再過上一個月左右,就到了台風季;而且,台風會越來越大,一直延續到八月份。這段時間,且不說明國軍隊運送軍糧將會何等的困難,到了台風季,或許不消島津氏家中勇武過人的武士動手,八幡大神和庇護日出之國的諸天神佛也會象當年兩度毀滅元寇(注:元朝遠征軍被日本人稱之為“元寇”)船隊一樣,祭起“神風”,將膽敢侵犯九州的明國船隊傾覆,讓可惡的明國兵士統統都“死啦死啦地”……
第二,地利。明國大軍橫跨萬裏海疆,勞師遠征薩摩,無論是軍糧運送,還是兵員補充,都將十分困難,可謂大戰未開,先失地利。怎能比得上島津氏雄踞薩摩、坐擁堅城,背後還依托著肥前、肥後、日向、大隅四國及周邊諸島,隨時可以出兵增援或從側翼攻擊……
第三,人和。島津氏經營薩摩近兩百年,國中領民對島津氏懷有感恩之心,爾今外夷進犯薩摩,他們一定會自發而起,奮勇抗擊來犯之敵……
與會諸人都出身武士之家,自幼便學過漢學,知道明國上古先賢有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既然島津氏天時、地利、人和無一不有,那麼,打敗明國大軍那便是指日可待了。說到後來,島津氏的家臣們簡直就真的認為,隻要自己率領手下的足輕武士往明國人修建的港口壕溝鹿砦那邊一站,明國大軍即便不會嚇得屁滾尿流,一溜煙地擠上海船,逃回明國;也會嚇得膽戰心驚、望風而降。因此,他們建議,趁明國軍隊剛剛抵達薩摩,立足未穩且疲累不堪之際,立刻發起攻擊,將明國士兵趕到海裏喂魚。幾位家臣還為誰當先鋒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看他們吵得麵紅耳赤的樣子,若不是因為主公在場,大概還會拔出大刀來比試比試,看誰才是真正的武士,才配當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