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戰?”林通勝一愣,趕緊問道:“誰說的?主公嗎?”
豐臣秀吉說道:“我不便明言。總之這件事情刻不容緩,請馬上命人打開城門。”
林通勝最看不慣他這一副小人得誌的嘴臉,冷冷地說道:“即便是平常時期,深夜打開城門讓人進出,都需要主公下令。更何況眼下是非常時期,城中人心惶惶,一旦有人趁夜混進城中,哪怕隻是在馬廄或是糧倉放上一把火,就會引起全城的混亂,後果不堪設想。到時候,就算斬了你這位禦食奉行的首級,大概也無法平息主公的憤怒,更無法挽回織田氏的損失!”
豐臣秀吉似乎被林通勝的話給嚇住了,猶豫了一會兒,這才低聲說道:“我不是要故意向佐渡守大人隱瞞,實在是這件事情關係重大,除了對主公忠義之人外,絕對不能讓其他的人知道啊……”
林通勝更加“難道禦食奉行大人懷疑我對主公的忠義?”
豐臣秀吉頭上冒出了冷汗:“不不不,佐渡守大人誤會了。事情是這樣的,今日晚間,主公用膳的時候,突然問起了城中的米糧、食鹽和味噌儲備。秀吉便想,如果主公要據城一戰的話,城外家臣們的家人也要搬進城來。米糧和食鹽也許夠了,但味噌不夠。在這個日出之國,誰不愛喝味噌湯?哪一天也離不了啊!所以身為禦食奉行的我必須趕緊出城購買。”
聽到主公查問城中物資儲備情況,林通勝心裏一凜,顧不上再留神聽豐臣秀吉喋喋不休到底在說些什麼,心裏緊張地思考起來。
麵對今川氏的三萬上洛大軍,尾張織田氏不外乎有三條路可以走:
其一,暫且向今川氏稱臣,伺機東山再起。上一次今川義元率軍上洛,家中諸人就分裂為主戰派和主和派,而他林通勝就屬於主和派之人。但是,已故舊主織田信秀拒絕了他的建議,奮起一戰,最終落得國破家亡、舉火焚城的悲慘下場。也正因有這樣的國仇家恨,織田信長絕對不會再向今川義元屈膝,也就是說,這一條路主公是絕對不會走的。
其二,出城迎戰。可是,今川氏有三萬大軍,家中能用的兵力卻隻有三千, 即便主公再狂妄自大、桀驁不馴,也不會認為自己能用十分之一的兵力打敗今川義元。所以,這一條路既走不通,也萬萬走不得,除非主公瘋了。
那麼,眼下就剩下了第三條路:據城堅守。兵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固守堅城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曆史上以劣勢兵力堅守城池,最終等來援軍裏應外合打敗敵人或逼迫敵人不得不撤圍而去的戰例很多。尾張織田氏如果固守清州城的話,或許主公的嶽父、美濃國主齋藤道三會從美濃方麵派來援軍;或許戰事一旦陷入僵持狀態,今川義元的領地會發生內亂;也或許今川義元急於上洛,震懾膽敢和他分庭抗禮的紀伊三好長慶,不會在尾張多做糾纏--畢竟,尾張織田氏挑戰的是今川義元武將的尊嚴;而紀伊三好長慶勢力範圍在近畿,隨時能夠威脅到今川義元“天下人”的地位!主公這幾天閉門不出,大概正是在心裏盤算過來盤算過去,最終決定這麼做了。
林通勝心中慨歎一聲:主公還是太年輕啊!這麼明擺著的事兒,竟然還要想這麼久!早點做出這樣正確的決斷,無論是糧食,還是兵力、城防工事,都能準備的更加充分一些。又何必浪費這麼寶貴的幾天時間?更怎會象現在這樣,需要派人連夜出城買味噌的地步?
但是,作為首席家老,林通勝還是不能完全相信眼前這個出身卑賤卻得到主公寵信的討厭家夥所說的話,試探著問道:“味噌也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幾乎人人都會做,你們廚下也有很多人擅長做味噌,為什麼非得出城購買,難道就不能馬上煮大豆做味噌嗎?”
豐臣秀吉毫不客氣地反駁道:“不,大豆有大豆的用途,必須出城向百姓去購買。”
林通勝心中一動,隱約感到了一點什麼,可他卻不點破,點點頭,說道:“明白了。那麼,買味噌的事情就辛苦你了!”
豐臣秀吉躬身施了一禮:“佐渡守大人,主公並沒有明確說要守城,這件事情完全是秀吉的猜測,請千萬不要告訴那些對主公不夠忠心之人。秀吉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