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僧人見今川義元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就指著另外一名農夫說道:“鬆根丸以前住在那古野城附近,算是不折不扣的尾張人。但大人出兵之後,他就跑到我們這裏來了。”
那古野城是尾張織田氏的老巢,從織田信長的父親織田信秀算起,織田氏已經苦心經營了幾十年。臨近戰前,那古野城的領民卻逃到了三河,這非但極不尋常,更說明領民已經拋棄了織田氏。今川義元越發來了興趣,追問道:“象他這樣逃過來的人多不多?”
“不少。”那位僧人說道:“不但我們村子裏有,周圍其他村子裏也有很多人都是從尾張逃過來的,有那古野城的、末森城,還有幾個來自清州城。”
“清州城那邊也有人逃過來?”今川義元追問道:“清州城距離美濃還要近一些,而且相對安全很多,他們為什麼要逃到這裏來,卻不去美濃?”
那位僧人說道:“領民們都知道,大人出兵,不但要討伐尾張,下一步還要討伐美濃。如果逃到美濃,遲早還是躲不過兵禍。與其以後再逃,不如直接逃到三河,有大人的保護,就不用擔心受到亂兵的搶劫,也不會在打仗時被雙方誤殺。”
盡管那位僧人的話令今川義元聽著十分舒服,也頗感得意,但他還是懷疑這是那位僧人故意說來討好他的,就轉頭對著那位來自那古野城的“鬆根丸”,問道:“既然你是那古野城的百姓,應該說是世代受到織田氏的保護,為什麼要拋棄自己的領主?”
那位來自那古野城的鬆根丸愁眉苦臉地說道:“不是我們想要拋棄自己的領主,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啊……”
“怎麼回事?”
“大人出兵之後,清州城的織田上總介信長公決心要守城,命令我們把家裏多餘的糧食都運到城裏去。眼下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我們哪裏有多少糧食可以交出?大家擔心觸怒信長公而受到懲罰,就隻好拋棄家業逃到三河來。”
今川義元早已從其他渠道得知織田信長決心要據城一戰的消息,但他還是裝出一副驚訝的樣子,問道:“他決心要守城?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鬆根丸說道:“信長公先是派人四處收購味噌,不但在清州城附近的村子裏收購,還跑到我們那古野城的附近,讓我們交出家裏的味噌。聽說如果還是不夠的話,還要悄悄到西三河這邊來。”
據岡崎城代朝比奈備中守稟報,這兩天確實有鬼鬼祟祟的尾張人潛入西三河收購味噌。今川義元不相信他們的目的隻是那麼簡單,認為那些人一定是以收購味噌為幌子,潛入三河刺探軍情。此刻聽到這位看著愚鈍木訥的農夫也這麼說,心裏尋思起來:織田信長又是勒令領民交出糧食,又是派人收購味噌,把城裏的各種物資準備的如此充分,看來他的確是懼怕我們今川氏大軍,不敢出城迎戰,而是決心要死守清州城了……
沉吟片刻,今川義元衝著鬆根丸說道:“我原本以為尾張織田氏實力尚存,並非不堪一擊;織田信長又是一個有名的不明事理、粗魯暴戾的家夥,這場戰爭將會曠日持久,這一帶也將會成為激烈的戰場,會給你們諸位帶來很多的麻煩。既然他決心要負隅頑抗,對於你們來說,戰爭帶來的災害將會很小。你們就安心回去吧,回去之後告訴其他人,右府大人(注:指右大臣)是懷著討伐不尊重朝廷和幕府將軍的逆賊、平定天下內亂的誌向才要率軍上洛的,他的家臣都是彬彬有禮、持劍衛道的高貴武士,不會對善良可憐的百姓揮動武刀。讓他們不必擔心,安守本分,好好地操持家業。”
聽到高高在上的右大臣說出如此敦厚溫和的話,那三位百姓使者的眼圈都紅了,跪伏在地上,哽咽著連聲說道:“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今川義元回頭對侍衛說:“中國古代聖賢曾經說過,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既然收了百姓的禮物,就不能不回贈禮物給他們。這樣吧,賞給他們五十……不,一百貫(注:日本戰國時代長期使用大明錢幣,貨幣單位也照搬照抄),讓他們分給其他百姓。”
一百貫錢相當於十戶中人之家的家產,無疑是一筆厚賞,那三位百姓使者趕緊再度伏身在地,不住地叩頭,千恩萬謝右府大人的仁慈和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