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再度冒險(1 / 2)

這一新奇而又大膽的想法令雪齋禪師激動不已,不過,數十年修習佛法使他很快就收斂了心神,繼續試探著問道:“對那位張師傅的解釋,你能理解嗎?”

鬆平竹千代老老實實地回答道:“一開始仍有些不理解,後來想到在尾張時所發生的一些事情,也就漸漸明白了張師傅所說的那個道理。”

雪齋禪師不相信鬆平竹千代僅僅憑著自己的經曆就能理解如此深奧的道理,越發來了興趣,追問道:“尾張發生的什麼事情?”

“雖說加藤先生家裏的傭人時常會虐待我們,但他們也知道我們有信長公的特別關照,擔心我們將事情告訴信長公,也不敢做得太過分。餓我們一兩個時辰之後,就會給我們送來一點食物,雖然不夠我們三個人吃,但總比讓我們餓肚子強。張師傅所說的道理,就蘊涵在我們分吃食物的過程之中。”

“餓肚子的時候得到了食物,竹千代會怎麼做?”

“首先讓三之助吃。因為他的年紀最小,比我和七之助更不容易挨餓。”

“接下來誰吃?”

“我。”鬆平竹千代說:“因為一開始,我讓七之助先吃,可是他年長懂事,我不吃,他就堅決不吃。所以我隻好先吃。可是後來,三之助也不肯吃了,他跟七之助學。因此後來再拿到食物,我就分成大致相等的三份,自己先拿一份。”

雪齋禪師已經明白了鬆平竹千代何以會說“張師傅所說的道理,就蘊涵在我們分吃食物的過程之中”的緣由,卻還是追問道:“你怎麼從中悟出聖賢所說的棄食而取信的道理?”

“一開始三之助先吃,是因為他年紀小,可能覺得若是食物被我吃光了,他就沒有了。但年長的七之助卻我絕不會吃光所有的食物,所以我不吃,他也就堅決不吃。這正是他信任我的緣故。後來,三之助也開始信任我不會獨吞所有的食物。因為彼此之間的信任,大家不用爭搶,而是公平地分配,那麼一點點食物也可以讓我們都活下去。相反,如果沒有彼此之間的信任,比如說,先吃的三之助吃掉了所有的食物,或者年長的七之助強行從我們手中搶走了食物,其他兩個人就要繼續挨餓。也就是說,那一點點食物,因為有信任,可以避免三個人挨餓。若是沒有信任,那一點點食物反而會成為爭鬥之源,讓我和三之助、七之助自相殘殺。推而言之,世間的飛禽走獸也都有食物,正是因為人們彼此之間有信任,才不會墮入畜生道……”

聽著鬆平竹千代侃侃而談,雪齋禪師不禁感慨萬千:這位經曆了無數磨難、又失去了城池和領地的岡崎少主鬆平竹千代不過是個十來歲的孩童,竟然把聖賢的道理理解的這麼透徹。如此宅心仁厚,日後成為岡崎鬆平氏家主,他一定不會忘記今川氏昔日曾給於岡崎鬆平氏的諸多恩惠;甚至,或許他還會成為一位手持明燈、平定亂世的英雄豪傑……

從眼前這個稚氣未脫的少年身上,雪齋禪師依稀看到了某種希望的曙光--他在駿河今川氏做軍師,在光頭之上帶著鐵盔,在僧衣之下身穿鐵胄,撥弄念珠的手高舉武刀,為今川氏南征北戰,既是為了替家族效力,也是為了通過輔佐自己的侄子、徒弟今川義元掌控天下,結束已經持續百年的亂世。可是,今川義元出師未捷身先死。他本來可以寄希望於自己的侄孫、今川義元的兒子、駿河今川氏的當代家主今川氏真,可是,今川義元當年就對氏真過分溺愛,未曾象自己的父親將自己寄養在寺院一樣,把今川氏真托付給雪齋禪師教育培養,而是一直留在內庭之中。今川氏真自幼就生活在那種隻有女子和侍童可以出入的地方,很快就學會了征逐聲色,終日肆無忌憚地尋歡作樂,手握武刀、弓箭的時間遠遠少於與侍妾、孌童在床上廝混、在庭院之中蹴鞠,這在駿府已是人盡皆知之事。就連父親今川義元二度率軍上洛的辭行宴會,他也以偶感風寒、身體不適而拒絕出席,其實,雪齋禪師知道,他是找到了一個出身商家的侍女,舍不得哪怕隻是暫時地放棄床第之樂。身為人子,並且在父親出征之後要暫掌家務的少主,竟然如此荒淫酒色,真是令人不齒。此外,在今川義元意外身亡、領內一片大亂之時,剛剛繼承家主之位的今川氏真為了揚刀立威,又悍然斬殺了岡崎城鬆平黨交出的人質,不但使一直被今川氏視為樊籬、藉此抵擋尾張織田氏的岡崎鬆平氏憤然自立;更使三河其他大名、領主都人人自危,暗生反側之心。今川氏真如此不識大體,不顧大局,豈能成為一位威震天下、睥睨四海的赫赫武將;或是一位能夠平定亂世,給天下蒼生帶來福澤的蓋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