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厚禮相贈(1 / 2)

嚴紹庭受到父親的嗬斥,起身又要向戚繼光和徐渭下跪謝罪,戚繼光連忙起身,說道:“嚴公子不必多禮!”

接著,他又轉身向嚴世蕃拱手作揖,說道:“嚴大人言重了。倒是我等粗魯軍漢不知天高地厚,對嚴公子多有得罪之處,還請嚴大人和嚴公子多多擔待。”

“戚將軍太客氣了!”嚴世蕃說道:“世蕃愧為應天巡撫,還不知道戚將軍與那位寒芳齋主人孫小姐是舊識,疏於關照;犬子更是久在京城,剛剛才到的南京,更不曉得孫小姐乃是戚將軍的紅顏知己,萬祈戚將軍恕我父子二人不知之罪。”

“算不上什麼舊識,更算不上什麼紅顏知己,戚某隻是素聞孫小姐南曲之妙,跟著幾位袍澤前去聽曲而已。”

“哦,”嚴世蕃那隻獨眼眯了起來,緩緩地說道:“這麼說,戚將軍和那位孫小姐並非舊識了?”

“這……”戚繼光頭上冒出了冷汗,一時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徐渭情知嚴世蕃是話裏有話,分明是要查實戚繼光與孫惠娘的關係,按照兩人前日夜裏商議定下的應對之策,是要讓嚴世蕃知道戚繼光和那位秦淮名妓孫惠娘關係匪淺,隻有這樣,嚴世蕃這個睚眥必報的小人才不能因為戚繼光等人替孫惠娘強行出頭而向他們發難。因此,他立刻插話進來,笑道:“年兄有所不知,戚軍門當年率軍平定江南之亂,在強渡長江之役中身負重傷,曾在南都休養多時。那個時候他便結識了孫小姐。隻因國朝九邊不靖、南倭未平,戚軍門又是那種忠勤王事、舍己為國之人,便將一腔柔情按壓下去。這些年裏他南征北戰、東征西伐,一直無緣再會佳人,卻不知在我等跟前念叨了多少回,聽得我等耳朵都快要長出繭子了!是故這次回京獻俘,我等定要慫恿著戚軍門帶我等前去舊院,讓我等見上一見他口中色藝雙絕的絕代佳人是何許人也,卻不曾想竟衝犯了嚴公子的大駕,真是失禮得很。不過,正所謂不打不相識,若無那日寒芳齋之事,我等即便想來拜會年兄,隻怕相門高第,等閑不得入內呢!”

嚴世蕃似乎沒有聽出徐渭言辭之中暗含的譏諷之意,歎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戚將軍不愧有古大將之風;更難得這般兒女情長,堪稱‘俠骨柔腸’四字之評!”

戚繼光十分難為情,不得不說道:“嚴大人過譽了,文長兄生性詼諧,戲謔之言多有不實之處,嚴大人不妨一笑置之。”

嚴世蕃說道:“我嚴世蕃是個直腸子,情知今日幾杯薄酒,萬難償贖這個孽畜前日孟浪無禮之罪。聖人有雲,子不教,父之過。發生這等事情,是我這個做爹爹的疏於管教。世蕃備有一份薄禮,要送與戚將軍,還請戚將軍萬勿推辭才是。”

還沒有等戚繼光起身推辭,嚴世蕃又說道:“有道是紅粉贈佳人,寶劍送英雄。照理說,惟有幹將莫邪那樣的絕世名劍,方能配得上戚將軍這樣的蓋世英雄。隻是倉促之間,世蕃卻從哪裏尋來?幸喜前不久世蕃銜命出使南洋,倒是從西番夷人那裏得了幾柄寶劍,雖算不上什麼名貴之物,卻與我中華物事有所不同,頗有幾分奇淫技巧之處可供賞玩。今日冒昧拿來轉贈將軍,還望將軍不嫌菲薄才是。”

聽嚴世蕃說到要送給自己來自西洋的寶劍,戚繼光心中不禁一哂:此次遠征南洋,剿滅了佛朗機人遠征艦隊,俘獲軍官無數;其後汪宗翰汪軍門又率軍一戰而克佛朗機人在馬六甲的東亞總督府。那些佛朗機人倒也識趣,一見情勢不利,就打出了白旗俯首請降,還交出自己的佩劍。那種西洋寶劍足足得了有好幾百柄之多,除了挑選精巧名貴的作為戰利品呈送朝廷之外,軍中諸將都得了一兩柄留作大破夷師、揚威異域的紀念品,哪裏還稀罕他嚴世蕃轉送?再者說來,那種西洋寶劍固然十分鋒利,卻過於細長,又無刃身,隻能直刺,無法劈砍。使用那種寶劍,將中華劍術的精妙之處發揮不出兩成,除了拿來當做擺設和向旁人炫耀的談資之外,別無他用,又能算得上是什麼稀罕寶貝……

戚繼光還在胡思亂想,嚴府的一位丫環已經捧著一根黑色的棍子來到了西廳。那根棍子不過兩尺來長,比拄杖短了許多,通體黑不溜秋,若非在杖頂那頭鑲嵌了一顆雞卵大的寶珠,毫無起眼之處,真不知道嚴世蕃何以會說這是一柄寶劍,言辭之中還頗有炫耀之意……

大概是猜到了戚繼光心中作何之想,嚴世蕃起身離開食案,走到廳中,從丫環手裏拿過那根黑棍,走到戚繼光的桌前,笑道:“此物名曰手杖,乃是西洋夷人走路之時拄在手中,惟有貴族方可使用,隻是身份的一種象征,並無實用之處。不過,這柄手杖卻有所不同,戚將軍,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