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心裏確實覺得皇上實在是小題大做,嚴世蕃表麵上還是裝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說道:“皇上責備的是,微臣知罪了。微臣回去之後就把銀兩如數交付藩庫,從今往後也一定清廉自守、秉公治政,不負皇上社稷之托……”
朱厚熜壓根也沒有指望嚴世蕃能聞過知改,從此變成一個一清如水的好官,隻不過是要借此機會敲打、警告他不要貪得太過分;並給其他在場的這些自己一直器重栽培的文臣武將敲敲警鍾而已。聽到嚴世蕃這樣的表白,他微微一笑,說道:“算了。朕已經跟汪老板張了這個口,若不讓他拿出銀子來,隻怕他也過意不去。再者說了,你和令尊嚴閣老都是吃朝廷俸祿的人,積攢下來一點家私也不容易;況且,無論是令尊嚴閣老,還是你嚴東樓,身份都十分敏感,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還是不要給別人落下口實為好!”
嚴世蕃心裏明白,皇上這番話聽起來是體貼他們嚴氏父子二人,其實言辭之中暗含警告之意,尤其是那句“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更讓他不寒而栗,隻能唯唯稱是,不敢再多說什麼。
朱厚熜不再理會嚴世蕃,轉而對汪直笑道:“汪老板,朕替戚元敬向你挪借銀子,你可千萬不要推辭才是。說起來,你掏出些許銀子,其實一點也不虧--你想啊,戚繼光何等人物;能被他看中的女子,該是何等的佳麗;這段風流韻事倘若傳揚出去,又該是何等令人羨殺、妒殺的一段英雄美人的佳話!保不準還定會有好事的文人騷客寫成話本四處傳唱,你這位仗義疏財的黃衫客(注1)、古押衙(注2)玉成此事,必定能夠因而名揚四海、長存世間呢!”
汪直湊趣笑道:“皇上說的是!戚將軍這段英雄美人的風流佳話必定能轟動天下,流傳千古,微臣不過掏上一點銀子,便能攀上一個黃衫客、古押衙的美名,跟著他們名垂千古而不朽。這筆生意何止是不虧,簡直是大大地賺了便宜。所以,微臣心甘情願替戚將軍辦成此事,那麼一點阿堵之物日後也不要他還了!”
戚繼光猜不透皇上為何當著這麼多人的麵說到自己上呈密疏一事,還故意把他們和嚴紹庭在寒芳齋發生衝突一事隱去不提,便認為皇上是拿他逗趣,汪直這樣的戲謔讓他心中頗為不悅,連忙對汪直說道:“豈能如此,豈能如此!戚某多謝汪鎮撫高義,但戚某所挪借的銀兩,日後是當然要如數奉還的!”
汪直卻以為戚繼光在和自己客氣,連連擺手,說道:“朋友有通財之義,戚將軍這麼說可就見外了!”
眾人聞言都為之色變--在朝官員結朋交友便有結黨之嫌,不免為君父所疑;更何況戚繼光是手握重兵的邊鎮大將、他汪直是皇上親信鎮撫司的高官,私相交往、稱朋道友更是犯了朝廷之大忌!這個汪直,真真是不諳官場規矩的蠢貨啊!
戚繼光也為之大驚失色,正要開口辯說,卻聽到朱厚熜又笑著說道:“元敬,你可知道,我們這位汪老板雖不敢說是坐擁金山、富可敵國,把他家裏箱子底掃上一掃,就能抵得上你戚元敬的全部身家了!那麼點銀子對他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更何況,你即將調往中朝聯軍任職,日後便要和汪直在倭國長期共事,朕惟願你們同舟共濟、密切協作,你就不要把區區幾千兩銀子的事情記掛在心上了。”
戚繼光終於找到了辯說的理由,趕緊說道:“皇上的話,請恕微臣不敢領受。微臣與汪鎮撫身負皇上社稷之托,同赴倭國,共討倭奴,是為公務。汪鎮撫借銀子給微臣,卻是私事。若是混淆一體,豈不是公私不分?”
朱厚熜笑道:“嗬嗬,看不出你戚元敬還頗有辯才,拿朕方才的話來反駁朕。也罷,就衝你麼說,那位女子的脫籍之資,朕替你掏了,明日朕就讓呂芳派人繳到南直隸藩庫去!”
注1:黃衫客--唐人蔣防傳奇《霍小玉》中的挾持李益與霍小玉見麵的俠客豪士。
注2:古押衙--唐人薛調傳奇《無雙傳》中的人物,肯舍生救人,有成人之美。後世用以稱仗義舍生的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