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回歸故國(1 / 2)

第七十七章 回歸故國

“從這裏就踏上了你們三河岡崎城鬆平氏的領地了。”官道上,一位僧人打扮、胡須花白的老者緩緩地對著身旁的一位高高大大、敦敦實實、長著一張圓臉的少年武士說道:“這裏曾經屬於今川氏,岡崎人最終還是把它奪了回去。”

那位武士打扮的少年低聲叫道:“師傅……”

那位老僧淡淡地說道:“我給你說這些,隻是在告訴你,你不在日本的這些年裏,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什麼,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如果一定要說有,那也隻是想告訴你,再大的領地,如果守不住,遲早也會被別人奪去。你有如此忠心的家臣,值得高興啊!”

那位少年武士猶豫了片刻,這才鼓足勇氣說道:“岡崎人趁著義元公兵敗之際,奪回三河領地,師傅當真不記恨他們嗎?”

那位老僧說道:“你既然用了‘奪回’一詞,可見在你的心裏,也認定這塊土地屬於你們鬆平氏所有,既然是別人的領地,被別人收回去也在情理之中。再說了……”

那位老僧將目光投向了遠方,那是與三河毗鄰的駿河、遠江的方向,聲音低沉地說道:“為師已經不是今川氏家中之人,更非義元公的軍師,即便是記恨岡崎人,也不能再幫著今川氏巧取豪奪別人的領地了……”

聽他們的對話,赫然竟是剛剛從明國回到日本的今川氏軍師雪齋禪師和岡崎城鬆平氏的少主鬆平竹千代--在明國時,鬆平竹千代為自己取了個漢人名字叫做“袁家康”,其中“康”字取自自己的祖父、鬆平氏有名的雄主鬆平清康;“家”字意思是緬懷自己遠隔萬裏重洋的家國故土。此番回到日本,他又恢複了本名。

原來,今年年初,今川義元知悉被自己滅亡的尾張織田氏昔日被放逐的家督繼承人織田信長悄然回到尾張,奪取了已經歸順自己的織田信友的領地和城池,不勝震怒之至,定議要再度率軍上洛,討伐織田信長。雪齋禪師認定織田信長背後有明國人支持,便決定自己先行上洛,說服朝廷和幕府下令近畿諸國共同出兵討伐尾張,並與那位神秘的明國海商五峰船主會麵,打探明國這麼做的初衷。可是,就在雪齋禪師正在近畿遊說諸國大名的時候,今川義元匆匆率軍上洛,被織田信長長途奔襲桶狹間,今川義元在田樂窪間被取下了首級,今川氏三萬上洛大軍頃刻敗亡,近畿也為之大亂。駿河今川氏的宿敵紀伊三好氏家主三好長慶趁機竊據“天下人”之位,並放逐了幕府將軍,將近畿諸國控製在了手中。身為今川氏元老重臣和今川義元軍師的雪齋禪師無法安全回到駿府,不得不潛入堺港,找到了那位神秘的明國海商五峰船主,原本打算要五峰船主用船送自己回去;但是,當他聽聞明國已經派遣大軍討伐九州強藩島津氏的消息之後,又改變了主意,跟隨汪直來到明國,懇請蹕見明國皇帝,指望能察知明國意欲何為,也為飛速衰敗的駿河今川氏尋求一條後路。讓雪齋禪師感到疑惑的是,明國皇帝雖說以“外藩小吏,焉能一睹天顏”為由,拒絕了他的蹕見之請,卻主動把當年被織田信長帶到明國來的三河岡崎城鬆平氏少主鬆平竹千代交給了他,讓他帶回日本。當年今川氏為了控製三河鬆平黨,強令鬆平氏家主鬆平廣忠將隻有六歲的幼子鬆平竹千代送到駿府做人質,惜乎在途中被尾張織田氏所劫,沒想到自己輾轉來到明國,竟然能夠帶回竹千代,即便鬆平氏不能感恩戴德,重新歸順今川氏,有這份天大的人情在,鬆平黨也就不會無所顧忌地與尾張織田氏聯手對抗今川氏。因此,雪齋禪師欣然接受了明國皇帝的這一份大禮。其後,在他與鬆平竹千代交談的過程中,他又發現此子雖說命運多蹇,卻天資聰穎,胸懷大誌,絕非池中之物,就將鬆平竹千代收為徒弟,將平生所學,尤其是兵法軍略對鬆平竹千代傾囊相授。汪直船隊駛往日本之後,又將他們直接送到了三河,師徒二人和鬆平竹千代的一名侍童酒井七之助便朝著岡崎城趕去。

眼看著岡崎城已經遙遙在望了,雪齋禪師和鬆平竹千代等人遇到了一位衣衫襤褸的年輕女子,背一手牽著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孩童,另一隻手裏挎著一隻竹籃子,裏麵盛著不多的一點野菜。

鬆平竹千代猜想那位女子是附近村子裏出來挖野菜的村婦,又見她身邊的那個孩子瘦骨嶙峋、一臉菜色,如乞丐一般的可憐,而且身上的衣服也是單薄破爛,在初冬陣陣的寒風中簌簌發抖,令鬆平竹千代心中著實不忍,便示意酒井七之助從懷中掏出兩塊飯團遞給了那位女子。

沒想到,那位女子竟像是受到極大的侮辱一般,立刻閃躲到了一旁,冷冷地說道:“對不起,我是武士家的女人,隻因孩子的父親已經亡故,生計才這樣困難,但是,無論如何,我也不能接受你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