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一點,武田信玄有十分慘痛的教訓--就在前年,甲軍(注2)和越軍(注3)第二次川中島會戰之時,上杉謙信率越軍擊潰了甲軍左翼,殺死了甲軍副將、武田信玄的弟弟武田信繁;並且一身僧衣、一騎白馬,高舉著愛刀“小豆長光”闖入甲軍大營。號稱“天下第一強兵”的甲軍也被上杉謙信那駭人的氣勢嚇住了,竟然四散逃竄,使他得以直撲武田信玄的中軍。當時武田信玄正坐在中軍帳前的坐床上指揮作戰,無論是他,還是他的侍衛,哪裏想到有人竟能如此瘋狂地單人獨騎攻入自家的中軍大營,毫無防備,侍衛們也都瞠目結舌,一時竟愣在了那裏;而武田信玄除了之外手邊連武器都沒有,眼見著上杉謙信的刀鋒當頭砍下,倉促間隻好用拿來指揮作戰用的軍扇格擋,被出刀疾如閃電的上杉謙信一連砍了八刀,第一刀就砍碎了他的軍扇,連他一向引以為豪的諏訪法性頭盔都挨了三刀。幸好武田信玄的鎧甲精良,隻是手腕和肩膀上受了一些輕傷。武田信玄的侍衛們這才反應過來,一擁而上護衛主公。可是,在已經醒悟過來的甲軍的重圍之下,上杉謙信又奮起神威,毫發無傷地殺出了甲軍的大營,而那身雪白的僧衣和那匹通體雪白的駿馬,卻早已被甲軍乃至“戰國第一武將”武田信玄的鮮血染得殷紅……
武田信玄十六歲初次出陣,就取下了信濃強豪、佐久城城主平賀玄真的首級;二十歲放逐父親武田信虎成為甲斐武田氏的家督,其後二十年來東征西伐,身經大小百餘戰,未嚐敗績,這一次川中島會戰是他第一次失敗,不但畢生引以為恥,更對上杉謙信這位武勇無匹、銳氣逼人的對手越發重視了起來。因此,雄踞東海、時刻尋找進京機會的武田信玄,不得不將甲軍一分為二,每當積雪消融、枯樹發芽的時候,他就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準備應付來自東線的上杉謙信的挑戰;隻有當大雪紛飛、千裏冰封,越軍行動不便之時,武田信玄才能騰出精力,為率軍上洛做準備。每年春天,從東邊來告急的使者接踵而至;每年秋天,為武田信玄上洛而奔忙的使者從西方絡繹不絕而來,這一切看似荒唐,卻是武田信玄的宿命使然--身為一位強國大名,他不會畏懼東麵的上杉謙信,更不會因此放棄問鼎天下的雄心壯誌;身為一名兵法大家,他也不可能忽視近在咫尺的上杉謙信而輕率地率軍上洛。換句話說,是上天不給武田信玄一酬平生之誌的機會,在賦予他遠超過當代諸多戰國大名的軍略、武勇等卓越才能的同時,卻為他創造出了一個注定要與他糾纏一生的敵手上杉謙信,總是不經意地阻礙他的上洛之路,而且樂此不疲……
或許是早就派人前來通報並且得到了甲斐武田氏的同意,那隊使者一路暢通無阻地進入了甲府,被直接帶到了二道城的大廳裏,甲斐武田氏的家督武田信玄預定將在這裏接見他們。
等待了不長時間,一位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從裏門走了出來。使者們注意到,那人雖然身穿常服,也未佩戴武刀,給人的感覺卻不亞於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而且,陪同他們坐等的甲斐武田氏的家臣板垣信方見到來人緩步而出,立刻匍匐在地上,行了個大禮。
不用說,來人一定是甲斐武田氏的家督、被人稱為“戰國第一武將”的武田信玄!使者紛紛伏身在地,行晉見大禮。隻有一個人仍挺直身子,保持著跪坐的姿勢,臉上還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武田信玄立刻把銳利懾人的眼神籠罩在了那位無禮的使者身上,沉聲問道:“你是何人?”
那人無所畏懼地看著武田信玄,說道:“我是將軍殿下的特使,身份至關重要,肩負的使命更關係到日出之國的生死存亡,請你退下,並請信玄公現身一見!”
注1:東海地區--日本戰國時代,以京都為中心,本州分為中國、近畿、東海、北陸、關東、東北六個地區。甲斐屬於東海地區,下文要提到的越後、信濃等國屬於北陸地區。
注2:甲軍--甲斐武田氏的軍隊,人稱“甲軍”。
注3:越軍--越後上杉氏的軍隊,人稱“越軍”--怎麼這麼別扭?是不是小時候《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風采》聽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