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另有苦衷(1 / 2)

第一百二十章 另有苦衷

不過,足利義輝的武家第一人、征夷大將軍的尊貴身份似乎起到了那麼一點用處,那位倭奴刺客收起了手中的大刀,躬身向足利義輝施禮,也嘰哩哇啦地說了一句倭語。

眾人都隻是粗通倭語,聽不懂他們在說些什麼;而且,既然已經將那位倭奴刺客團團包圍,隻是在帥帳之中就有十幾支黑洞洞的槍口對著他,周圍駐紮的兵士也已經都被驚醒,正在朝這邊趕來,料想他已是插翅難逃,便遵從俞大猷的將令,不再急於將刺客擒下,都把目光投向了在倭國生活多年的大明鎮撫司五太保張明遠,暗示他給大家翻譯,看看這位倭奴刺客到底是何許人也,又是受誰人指示,前來謀刺軍中將帥。

聽張明遠翻譯,足利義輝責問那位倭奴刺客的,正是這些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而那位倭奴刺客恭恭敬敬地回答說道,他名叫梅津玄旨齋,乃是受紀伊三好氏家主三好長慶所請,潛入中朝聯軍大營,目的正是為了刺殺主帥俞大猷。

足利義輝似乎對“梅津玄旨齋”這個名字似曾相識,沉吟了片刻,說道:“你可是越前一乘穀創立了中條流的那位劍術名家梅津玄旨齋?”

梅津玄旨齋應道:“正是小人。”

聽到那位倭奴刺客自認自己的確是劍術名家梅津玄旨齋,素來醉心劍術的足利義輝不禁赫然動容,卻立刻又想起他是自己最痛恨、恨不得將其食肉寢皮的逆賊三好長慶派來的刺客,便又生氣地說:“既然是越前國的人,又是天下聞名的劍術名家,想必也如你們的主君朝倉義景一樣是忠貞之士,為何要追隨逆賊三好長慶,謀刺天朝義師總大將俞先生?”

梅津玄旨齋長歎一聲,說道:“殿下有所不知,受逆賊三好長慶差遣,小人也是情非得已。去年六月,逆賊三好長慶率軍上洛,放逐殿下。為了匡扶正義、救殿下出賊人之手,義景公與近江淺井家的長政公聯合起兵,討伐逆賊。舍弟源三郎也隨同義景公出陣。可惜他武運不濟,在小路城一戰之中被逆賊三好長慶家的大將佐佐木代學擒拿。逆賊三好長慶得知他是小人的弟弟,便脅迫他寫信給小人,讓小人為他效力,否則就要斬殺舍弟。小人自幼醉心劍道,不理家務;成年之後更是常年遊曆在外,四處尋訪劍術名家切磋劍術,家中老母全靠舍弟照顧贍養,怎能忍心舍弟慘死逆賊之手?便違心趕赴逆賊軍中,供他驅使。不過,小人與他有約在先,一是不能對昔日舊主朝倉氏不利;二是不能對殿下不利;三是不能對忠貞信義之士不利。這三個條件,逆賊三好長慶全都答應,並且也依約施放了舍弟,小人便也遵守諾言,一直留在他的軍中。”

聽到梅津玄旨齋說他“醉心劍道,四處雲遊,常年遊曆在外,四處尋訪劍術名家切磋劍術”,足利義輝不禁想起了自己,天然覺得跟梅津玄旨齋親近了幾分,不禁隨口讚道:“果然是個又忠又孝、有情有義的真正武士!”

隨即,他便看到,聽完張明遠的翻譯之後,諸多明軍將領臉上立刻現出了怒容,情知自己說漏了嘴,趕緊改口說道:“無論你有什麼不得已的苦衷,也不能對幫我討伐逆賊的天朝義師不利啊!更何況,俞先生還是我的劍術師傅,傷他如同傷我,諸天神佛都不會寬恕你的!”

盡管俞大猷剛才一再表明身份,可是梅津玄旨齋就是不信,此刻幕府將軍足利義輝也這麼說,他依然還是將信將疑,驚訝地問道:“他真的就是明軍總大將俞大猷?還是殿下的師傅?”

“四大天王隨從”中的老大畠山九郎立刻厲聲斥責道:“大膽!竟敢質疑殿下的話!”

梅津玄旨齋趕緊躬身道歉,說道:“小人不敢,請殿下責罰!”

足利義輝擺足了架子,說道:“象你這樣未曾在哪位大名之家奉公的武士,哪裏還用得到我來責罰!這樣好了,你既然是謀刺俞先生而被俞先生擒獲,就讓他來責罰好了。”

俞大猷聽完足利義輝的話,倒犯了難,照他本意,是想放掉那位名叫“梅津玄旨齋”的倭國劍術名家,概因一來梅津玄旨齋已經將他擒獲,卻並沒有傷他,雖說是誤以為他不是自己所要謀刺的對象,但梅津玄旨齋說的分明,乃是感念他的豪情和義氣,足見此人確如足利義輝所言,是個有情有義之人;二來此人為倭奴酋首三好長慶所用,的確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有可恕之處;還有其三,他從足利義輝話語之中可以聽得出來是想保全那位劍術名家的性命,自己不好開口,就把難題拋給了他。隻是為了滿足足利義輝的愛劍之心,也不該就這麼將那位梅津玄旨齋一刀殺掉……

可是,軍中律法森嚴,對自己的袍澤弟兄若是違犯軍規,尚且不能法外容情,身為全軍主將的他,又怎好當著帥帳之中這麼多人的麵,對那位倭奴刺客網開一麵?否則的話,日後又將何以禦下、何以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