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失所望(2 / 2)

俞大猷和徐渭一再提及那麵白色大旗,李成梁這才明白自己隨手又丟掉了奇功一件,心裏追悔莫及,卻不敢直言俞軍門和徐參謀長那樣看重的大旗已經被自己當作抹布用了之後給扔掉了,囁嚅著說道:“回稟參謀長徐大人,卑職當時隻顧著殺得痛快,未曾在意什麼旗幟……”

徐渭恨鐵不成鋼地歎道:“你啊!遠征倭國也一年多了,難道還不知道,倭奴打仗,最重旌旗,素來都是人在旗在,旗倒人亡……”

俞大猷也嗬斥道:“為將者,要明察秋毫,方能周全謀劃、無有偏差。這麼重要的東西,你竟視而不見,怎堪當大任?!”

李成梁不敢辯白,隻得說道:“軍門責的是,卑職錯了。請軍門恩準卑職帶弟兄們回去仔細找尋,一定找到那麵旌旗。”

沒有親眼看到代表武田信玄的那麵大旗,俞大猷和徐渭誰都不放心,就同意了李成梁的請求。雖說天色已晚,但李成梁卻知道那麵大旗被自己扔在了何處,很快就從滿地汙血之中了找回來,早就被汙血浸透,又被人踩馬踏,當真成了一塊破布……

看到這樣一麵“寶旗”,俞大猷和徐渭等人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什麼才好。過了片刻,徐渭突然冷笑一聲:“我明白了,武田信玄那廝已經率領甲軍主力逃之夭夭了!說不定,此刻已經快要出了伊賀。”

“逃走了?”俞大猷頗為驚詫地問道:“他為何要逃走?”

徐渭笑道:“大概是見到紀、越兩軍那麼快就崩潰,他便不敢再來拭我軍兵鋒了吧!”

“不應該啊,” 俞大猷疑惑地說道:“他熟讀兵書,又曾久曆戰陣,素有‘戰國第一武將’之稱,應該不是浪得虛名之輩。難道就沒有看得出來,以當時的情勢而論,如果他將兩萬五千甲軍全數壓上來,即便不能戰勝我軍,也能力保戰局不至一下子就崩潰,至少能救出紀、越兩軍一半人馬……”

徐渭笑道:“軍門,不是屬下長他人威風,滅自家誌氣,依屬下陋見,武田信玄這位‘戰國第一武將’排兵布陣、行軍打仗未必及得上你,若論審時度勢、當機立斷,卻比你又強了幾分。”

俞大猷還未曾說話,旁邊的人卻都呱噪起來,紛紛反駁徐渭說道:“徐參謀長這話說的不對,武田信玄那位倭奴怎比得上我家軍門?!”

“那是!我們兵力要較倭奴少上一半還多,今日一戰,卻殺得他們伏屍遍野、血流成河。他武田信玄那個主帥是怎麼當的?!”

“是啊!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那些倭奴如此不堪一擊,說到底還是他武田信玄那個主帥不中用!”

徐渭一本正經地說道:“軍門方才說了,以當時的情勢而論,如果武田信玄將麾下兩萬五千甲軍全數壓上來,即便不能戰勝我軍,也能力保戰局不至一下子就崩潰,至少能救出紀、越兩軍一半人馬。他說的固然不錯,可他卻沒有想到,如此一來,卻也要把一半甲軍賠了進去。武田信玄正是看出了這一點,這才按兵不動,坐觀友軍潰敗。這難道不能說明他審時度勢之能要強過我們俞軍門?還有,到了決戰緊要關頭,或許是架不住友軍百般催請,抑或是為了顧全自己的信義名聲,武田信玄派出了甲軍先鋒山本勘助所部五千人馬前來救援紀、越兩軍。但他深知,把山本勘助所部填進來,也未必能夠扭轉戰局。是故當機立斷,毅然決然舍棄五千甲軍先鋒,自己率領兩萬甲軍主力迅即撤退,溜之大吉,還把祖宗八輩子留下的寶旗拱手送給我軍。這等壯士斷腕的豪情、唾麵自幹的氣度,隻怕我們俞軍門也萬難做到……”

徐渭還沒有說完,眾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分明是在揶揄臨陣脫逃的武田信玄那個倭奴酋首,齊聲稱“妙!”,一起哄笑起來。

俞大猷卻歎道:“難怪分別進攻我軍左右兩翼的紀、越兩軍各自為戰,從不肯對陷入困境之中的友軍施以援手,終究被我軍各個擊破。各懷異誌,十萬大軍也終歸是一盤散沙……”

徐渭笑道:“聽誌輔兄的言下之意,莫非定要那倭奴聯軍也如我天朝王師一般,友軍有難便拚死救援,而後賈足餘勇,和我軍殺得難解難分,誌輔兄方才殺的解氣、殺的過癮嗎?”

這下子,眾人越發哄笑起來。被他揶揄的俞大猷也笑著說道:“好你個徐文長,真是個促狹鬼,嘴頭上是一點也不肯饒人,從不積半點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