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誠條件(2 / 2)

龜田治貞沒有聽出徐渭話語之中的不耐煩,仍追問道:“俞將軍難道就沒有興趣做一個領有百萬石領地的強國大名?”

這下子,不但是徐渭,就連生性醇和、一向寬厚待人的俞大猷也不禁勃然大怒,喝罵道:“大膽倭奴休要胡言亂語!我俞大猷乃是大明官員,怎會有興趣做你倭國什麼鳥大名!”

原來,大將領軍在外,最怕受人猜忌。當年朝廷傾舉國之師討伐江南叛軍,出任平叛大軍正副帥的太師英國公張茂和少輔威遠侯陳世昌兩人不約而同地要求朝廷發還他們被收沒入官的子粒田,便是學的秦朝王翦求田問舍,以安皇上和朝臣之心。眼前這位倭奴竟然當著旁人的麵,尤其是有鎮撫司五太保張明遠在場,說出了這樣犯忌諱的話,俞大猷怎能不趕緊辯駁?!

張明遠自然明白俞大猷的擔憂所在,但他也深知俞大猷對皇上是忠心耿耿,絕無異誌,便主動插話進來,冷笑著對龜田治貞說道:“你這話可笑之至!俞將軍乃是我大明正三品統軍大將,地位仿若貴國幕府管領,又怎會看中區區百萬石領地?!”

龜田治貞並不明白幾位明國官員在這麼一瞬間動了這麼多的心機,卻被眾人話語之中流露出的霸氣給震懾住了,趕緊匍匐在地上,說道:“既然是這樣,那麼,鄙人就把我家主公和遊佐氏全族上下所有人的心願稟報俞將軍,還請俞將軍答應。”

盡管張明遠的插話使俞大猷稍微安心了一點,但他顯然還是餘怒未消,冷哼一聲:“有什麼話就直說,不要拐彎抹角!”

倭人天性欺軟怕硬,俞大猷等人表現得越是這樣盛氣淩人,龜田治貞就越是謙恭,匍匐在地上,說道:“我想請問俞將軍,如果我們遊佐氏與天朝義師一道討伐逆賊三好長慶,勝利之後,能否繼續擁有我們的舊領?”

接著,他又補充說道:“這不但是我家主公貞昌公的意思,更是遊佐氏全族上下所有人的心願。如果俞將軍能夠答應,遊佐氏不但可以向貴軍交出久間城的地圖,全族五百武士也甘願獻出自己的性命!”

遊佐氏開出的這個起義或者幹脆說是投誠的條件,早就在俞大猷等人的預料之中。而且,他們原來預計,遊佐貞昌的開價可能還要更高,比如說要求得到大和的一半甚至整個大和。所以徐渭剛才有意說出了“半國一國,俞將軍便可以做主”這樣的話來暗示或者說是誘惑龜田治貞。此刻聽到龜田治貞說遊佐氏隻是乞求保全自己原有的領地,眾人不禁在心中暗笑倭人眼量淺,不懂得“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的道理。

俞大猷當即表態說道:“這個條件並不過分,我可以答應你。”

俞大猷這麼說,絕不是隨口許諾--既然礙於朝野清議,中朝聯軍無法長期占領倭國腹心之地,不如扶持起類似於久間城遊佐氏這樣的小領主,割據一方,不讓那些有望結束戰亂、統一倭國的霸主崛起。這才符合皇上對倭人“鋤強扶弱、分而治之”的禦倭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