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
遊佐貞昌不由得一怔:表示?什麼表示?治貞莫非是在說該給那位俞將軍送禮?
要說送禮,遊佐貞昌也並非沒有準備--按照戰國時代的禮儀規矩,盟友初次見麵,都要相互饋贈禮物。遊佐氏雖說是個隻有兩萬石領地的小藩,長年累月下來,家中也積攢了那麼兩三千貫的銀錢;還有十幾柄出自名家的武刀和五套從祖上傳下來的甲胄,都是家中珍寶,今日棄城出走,也都帶了出來,原本就打算獻給幕府將軍足利義輝殿下,並饋贈給明軍總大將俞大猷及軍中將帥。這麼做既是禮節需要;更是要以此換取他們對遊佐氏未能履行協助天朝義師奪取城門的諒解。隻是,龜田治貞隻說明軍總大將俞大猷出來迎接,並未提到幕府將軍足利義輝,想必義輝殿下也不可能屈尊前來迎接他這麼一位隻有兩萬石領地的小藩領主。如果先把禮物送給明軍總大將,卻不先敬獻幕府將軍,義輝殿下會否認為遊佐氏對他不敬,將明國人挑剩下的東西才獻給自己?
聽到遊佐貞昌低聲說出自己的顧慮,龜田治貞微微一笑:“主公誤會在下的意思了。在下所說的表示,並非是要說給天朝義師總大將俞大猷俞將軍送上見麵禮。在下與明國使者交往之中得知,明國地大物博,東西應有盡有;那位俞大猷俞將軍更是位高權重,並深得他們皇帝陛下的寵信,不但俸祿優厚,時常還能得到豐厚的賞賜。說句喪氣話,就算把我們遊佐氏積攢下來的那點錢財和那些兵器、甲胄都送給他,他也未必能看得上眼……”
遊佐貞昌焦急地打斷了龜田治貞的話,追問道:“那我們該怎麼辦?”
龜田治貞說道:“明國人一向最重禮儀,又自詡天朝上國,按他們的說法就是‘上國公卿等若小國君主’,我們是不是應該……”
龜田治貞並沒有把話說透,但遊佐貞昌已經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隻是略一猶豫,便吩咐眾人說道:“大家都跪下來,迎接天朝義師總大將俞將軍!”
日本武士從小便學習跪坐,伏身在地的動作練得相當熟練,但跪拜除了自己的父母師長,隻有在兩種情況下才行跪拜大禮,一是晉見自己的主君或地位尊崇的大名;二是失敗者向勝利者屈膝投降,從來沒有向異族之人行此大禮的先例。遊佐貞昌的這一決定未免大失武士的尊嚴,立刻引起了家中武士們的呱噪。
麵對家中武士們的質疑,遊佐貞昌冷哼一聲,反問道:“我們必須借助明國大軍之力,才能替肯定要喪生於三好氏之手的遊佐氏所有女人們報仇,從逆賊三好長慶手中奪回我們的城池和領地,並重振遊佐氏家業。這麼大的恩情,難道不該給俞將軍行大禮嗎?”
龜田治貞也幫腔說道:“其實,主公要大家跪地迎候天朝義師總大將俞大猷俞將軍,並不僅僅隻是對尊貴盟友的尊重。大家或許不知道,我剛才出使明軍大營,那位總大將俞大猷俞將軍自然對我們遊佐氏信任有加,立刻提出要親自出來迎接主公。但是,他軍中其他將帥卻未必象他那樣禮賢下士,甚至還有不少人對我們抱有疑心,擔心我們有什麼陰謀詭計,不願讓俞將軍出來迎接主公。我們跪在地上,便可以打消他們的戒備之心,讓他們知道我們遊佐氏結盟的誠意。”說完之後,他率先跪了下去。
既有在遊佐氏家中德高望重的首席家老率先垂範,又想到如今的確也隻有那些明國人能夠幫助自己向逆賊三好長慶討還妻女幼子的累累血債,那些呱噪的武士們也都不再言聲,紛紛跪伏在了地上。
家老黑屋甚九郎崇吉卻仍兀自不跪,不服氣地對遊佐貞昌說道:“主公,既然龜田君已經代表我們遊佐氏與他們締結盟約,雙方便是盟友關係,就算是他們幫助我們奪回領地,也是份內之事,我們何必要給他們這些異族之人行此大禮,顯得我們遊佐氏低人一等似的!”
遊佐貞昌不滿地瞪了他一眼,低聲說道:“治貞和他們商議的結盟條件是我們遊佐氏打開城門,接應明國大軍入城討伐逆賊三好長慶;他們才答應把我們遊佐氏的舊領地仍交給我們治理。如今我們這麼狼狽地棄城逃來,還怎麼接應他們入城?如果他們日後以此為借口,不把領地交還給我們,我們大概也無話可說吧!如今隻是讓你跪上一跪,有什麼要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