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屋甚九郎崇吉覺得主公的話未免大失膽氣,但仔細想想,如今遊佐氏雖然說不上是窮途末路,手中可以和明國人講價錢的本錢的確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是一切都得聽命於對方,自己毫無討價還價的餘地;主公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得不讓大家向明國人屈膝。他盡管覺得心裏十分憋氣,卻也說不出什麼反對的理由來,隻得跟著眾人一起跪了下來,迎候明軍總大將俞大猷的到來。
俞大猷、徐渭等人策馬來到這裏,遠遠就看見那塊空地之上,遊佐氏家中的武士們黑壓壓跪倒了一片,隻有兩人站在那裏,不用說一定是遊佐氏家主遊佐貞昌和他的兒子遊佐貞能礙於自己主君的身份,沒有跪地相迎,卻也垂手而立,擺出了一副謙恭的姿態。
昔日桀驁跋扈的倭人武士,而今也向大明將士屈膝,大家的心中自然無比舒爽,卻又不好表露出來。俞大猷命眾人滾鞍下馬,要步行走到遊佐貞昌的麵前,還特意囑咐眾人不得嬉戲發笑,以免傷及遊佐貞昌及遊佐氏全家武士的顏麵。自己率先走在頭前,一邊走,一邊抱拳拱手,說道:“俞某不知貞昌公大駕光降,有失遠迎,失敬失敬!”
遊佐貞昌沒有想到眼前這位威名赫赫、聲震天下的明軍總大將倭語說的如此流利,更沒有想到他果然如龜田治貞說的那樣重義守信、禮賢下士,心裏十分感動,不由得膝蓋一軟,也象家中武士那樣跪了下來。
遊佐貞能見到父親突然跪拜,不免有些驚詫。但是,他今日清晨占卜遊佐氏的命運,打出了一個隨卦,卦象上說要傾心依附強大的丈夫。放眼當今天下,除了眼前這位明軍總大將,大概就連幕府將軍足利義輝殿下也不敢妄稱大丈夫;而且,父親身為一家之主,已經率先跪倒,自己也不好兀自站著,跟著一起跪伏在了地上。
俞大猷箭步上前,伸手將遊佐貞昌攙扶起來,越發客氣地說道:“貞昌公萬萬不可行此大禮!”
遊佐貞昌頗為痛苦地說道:“貴我兩軍締結盟約,要共同討伐逆賊三好長慶。可是,我們未能履行承諾,實在愧對俞將軍……”
俞大猷笑道:“這是哪裏的話!隻要貞昌公能平安出城,便是天大的幸事。至於逆賊三好長慶,何足掛齒!”
一旁的徐渭也攙扶起了遊佐貞能,笑道:“聞說貞能公子對《易經》頗為喜好,深有心得,我家俞軍門也精通此道,公子日後可多多與他切磋。”
遊佐貞昌和遊佐貞能父子二人心中一驚:明國人當真這麼厲害,竟然連我們這樣區區兩萬石領地的小藩領主的個人喜好都了如指掌;那麼,那些強藩大名就更不在話下了。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難怪他們可以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遊佐貞能忙客氣地說道:“切磋不敢,在下日後定要多多向俞將軍請教。”
俞大猷笑道:“都是同好中人,貞能公子且不必自謙過甚。”
正如龜田治貞剛才所說的那樣,明軍將領見到倭人如此謙恭,起初的戒備之心的確都煙消雲散了,隻有第一軍副軍長兼獨立騎兵旅旅長亦不刺仍命隨行的騎兵連繞到遊佐氏眾人的身後,對遊佐氏眾人隱隱形成了包圍之勢。不過,騎兵將士的槍口都一致對著了久間城的方向,看來果真是要防備逆賊三好長慶揮軍從城中殺出。
而遊佐氏家中的武士們見到明軍總大將俞大猷俞將軍和這位雖不知名、但地位一定十分尊崇的年輕將領不但說的一口流利的倭語,更對自己的主公和少主如此客氣,起初為著跪迎異族之人的抵觸情緒也就都慢慢減退了……
接著,他對遊佐貞昌說道:“聞說逆賊三好長慶曾許下承諾,要贈送遊佐氏兩萬石領地、並替貞昌公和貞能公子向貴國朝廷請封官職。貞昌公卻絲毫不為之所動,足見忠義之心,堅若磐石。俞某不勝欽佩之至。方才來的路上,已經與軍中諸位袍澤商議決定,要建議貴國幕府將軍足利義輝殿下將大和下二郡封授貞昌公。至於替貞昌公和貞能公子請封官職一事,俞某也將建議足利義輝殿下奏陳貴國天皇,必定不致讓貞昌公和貞能公子這樣的忠義之士埋沒於草野之間,不能為家國社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