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前度劉郎(2 / 2)

早在海上討生活之時,汪直便常年行走於大明和倭國之間,與倭國商賈多有生意上的往來;其後受欽命赴倭國參與布設和經營大明鎮撫司日本情報網,為了獲知倭國各方情報,更是不遺餘力地廣交朋友,還通過當時的幕府管領細川信元,花大價錢從幕府將軍足利義輝那裏求得了禦家人的身份,藉此被推選為堺港議政者--堺港以向幕府繳納巨額賦稅為代價,換來了自治的權力,雖說依然受紀伊國主三好長慶的控製,城市內部的事務卻由被稱為“議政者”的各座商人首領把持。汪直這麼一位異國人士,竟能躋身其間,在倭國商界的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

憑借著堺港議政者的身份,汪直不但在倭國生意做的風生水起,每年為朝廷賺回上百萬兩的白銀;更暗中囤積了大量的糧米,為中朝聯軍遠征倭國的後勤補給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去年十一月,大明鎮撫司日本情報網奉皇上的密旨,分別潛入京都和伏見山,“恭請”倭國天文天皇和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移駕九州,大明王朝要“義助”他們討伐國中逆賊三好長慶,使他們得以再登大位、重掌權樞。因為其時堺港已經被三好長慶控製,為了安全起見,大明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明嘉靖帝朱厚熜嚴令大明鎮撫司日本情報網的所有人撤出倭國近畿,汪直便離開了堺港。這一次回來,已是大半年之後了。

不過,汪直這一次回來,已經不僅僅是當年的那位海商,也不僅僅是靠花錢買來幕府將軍禦家人和幕府管領家臣身份,而是天朝上國的官員、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座上客。道路紛傳,幕府將軍足利義輝殿下有意要打破常規,任命他做政所奉行,讓他統管商賈貿易諸事。這且不說,他還帶來了剛剛打敗了天下第一強藩紀伊三好氏的天朝義師近萬大軍,踏平堺港隻是小菜一碟。因此,堺港各座頭麵商人絲毫不敢怠慢,備下厚禮,聯袂來到設在堺港郊外的軍營,拜會這位身份已與往日大不相同的明國海商五峰船主。

說真的,幾乎所有的人都不願更不敢來見汪直。但是,堺港從來都是向勝利者屈膝,捐輸大筆錢財換來他們的庇護,並從他們那裏得到自治權力。他們身為堺港議政者、各座的頭麵商人,不得不硬著頭皮挺身而出,希望那位明國海商五峰船主能看在往日交情的份上,給他們乃至整個堺港商人留下一條生路。

當然,也有堺港議政者沒有前來,比如說那位最大的兵器製造商納屋莊左衛門--他早就投靠了逆賊三好長慶,為三好氏提供了大量的火槍,情知無論是幕府將軍足利義輝,還是明國大軍都不會放過他,早在三好長慶兵敗伊賀之時,就卷帶家財細軟逃之夭夭,從此蹤影全無。

不過,即便納屋莊左衛門沒有逃走,大概也不敢來見汪直--去年十一月份,汪直遁逃之後,他憑借著與三好長慶的關係,將汪直耗費巨資在堺港修建的那座豪奢華美的府邸據為己有。眼下汪直不但“前度劉郎今又來”,還帶來了近萬大軍,他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來自尋死路……

比之一般人,這些常年行走各地、貨殖四方的商人可謂是見多識廣;可是,他們又何曾見過大明王朝精銳之師如此雄壯的軍威兵勢--還未進軍營,就被手持“鐵炮”的守門兵士一聲斷喝嚇得魂不附體,奉上金銀做買路錢,求守門兵士替他們通傳,又被粗魯地一巴掌擋了回去;等到進了軍營,那些兵士人人都對他們橫眉冷對,仿佛他們就是逆賊三好長慶的爪牙,隨時準備將他們擒獲甚至斬殺一般,更讓他們膽戰心驚。等到被帶進了一個偌大的營帳之中,見到身穿一襲大紅色的嶄新的天朝官服、頭戴無翅宮帽的汪直,尤其是看到官服上那張牙舞爪的猛獸,幾乎所有的人都覺得兩腿發軟,有的忍不住就跪了下來,緊接著,所有人也都跪伏在了地上。

堺港各座的頭麵商人進來之時,汪直正坐在帥案之後的太師椅上,悠閑地品茶,連起身相迎的意思都沒有。直到眾人都跪伏在了地上,他才放下茶碗,淡淡地說道:“都是老熟人了,何需行這般大禮,都起來吧!”

盡管汪直這麼說了,可是,卻沒有人敢起來,反而都把身子伏得更低,頭都幾乎貼到了營帳之中鋪就的毛氈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