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區別對待
聽到汪直又象當年一樣,用日本人的口氣說話,清田哲也猜想他的心情一定很不錯,就陪著笑臉,試探著問道:“那麼,小人賠償的事情……”
汪直立刻板起了麵孔,一口回絕道:“合作歸合作,賠償歸賠償,怎能混為一談!而且,汪某一再說過,那件事情關乎我汪某人的顏麵,是絕對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略微停頓了一下,汪直繼續說道:“不過,既然汪某打算和清田哲也先生通力合作,總得拿出一點誠意來才對。不如這樣好了,那三十一萬三千七百兩銀子,可以先付一半現銀,餘下一半以先生的綢行、絲織作坊做擔保,從日後買賣的利潤之中分三年扣除。先生覺得怎麼樣?”
清田哲也在心中怒罵:這個該死的明國鬼畜,真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家夥!不但分文不減,還要將我的綢行、絲織作坊扣下來做擔保,還要分去我三年的利潤……
見清田哲也一副如喪考妣的樣子,汪直揶揄他說:“你清田哲也先生果然不改平素摳摳索索的老毛病啊!以你的眼光和多年從事絲綢買賣的經驗,能不知道這筆生意該有多大,每年可以賺到多少錢嗎?與其在這裏和汪某討價還價,倒不如好好想想該怎麼把咱們的生意越做越大!”
清田哲也仍不肯死心,厚著臉皮繼續哀求說道:“賺的雖然確實不少,可是,那麼多的夥計、工匠要開支,那麼多的大名、領主要打點,小人還要養活一大家子人,開銷實在太大,無論如何還請五峰大人多多關照……”
汪直笑罵道:“不要說的那麼可憐,好象我汪某人逼得你傾家蕩產、一家老小要沿門乞討一樣!至多我再退一步,一半的賠款必須馬上付清,剩下的許你五年之內還清!不許再和我討價還價,我還和其他各位先生有買賣要談!”
清田哲也心裏清楚,欠款從三年還清到五年還清,汪直已經是大大地退讓了一步,他也不好得寸進尺,隻得唯唯稱諾,被一位大明鎮撫司日本情報網的緹騎校尉帶到帥帳旁側的一個營帳之中,和汪直手下的朝奉簽署文書。
這些年來,在大明朝廷的暗中支持下,汪直的生意越做越大,幾乎壟斷了大明和日本之間的貿易,舉凡兩間之間大宗的貿易,諸如絲綢、瓷器、茶葉、藥材等,他都涉足其中,並在日本開設有上百家商號、店鋪,經營各色商品;一是為了減少中間環節,以免被倭國的坐地商人分潤;二來也是為了給鎮撫司日本情報網的諸多密探提供掩護。這些商號、店鋪也都在去年被三好長慶搶走變賣。跟清田哲也一樣,堺港各座的那些經營瓷器、茶葉、藥材等行業的頭麵商人也都撿到了這個大便宜。眼下汪直帶著明國大軍找上門來,他們也隻好象清田哲也一樣,把當初吞下去的不義之財,乖乖地吐回來。好在汪直並沒有得理不饒人,也沒有獅子大開口,隻是讓他們也象清田哲也那樣,加倍賠償,卻隻需償還一半現銀,餘下的欠款也分三到五年還清。為了幫助他們償還欠款,汪直同樣答應,日後可以把自己從大明運來的貨物交給各座發賣。
明國各色商品在日本廣受歡迎,轉個手就有一倍甚至數倍的利潤,汪直將那些商品交給各座發賣,也就等於是給他們這些各座商人包銷,所獲利潤之大,可想而知。那些商人不勝感激,主動建議“五峰大人”幹脆奏請幕府同意,效法絲織行會,也成立個什麼瓷器行會、茶葉行會等等,由大家包買包銷。
汪直笑道:“諸位先生的心情,汪某可以理解。不過,成立絲織行會乃是商界一大創舉,能否得到貴國達官顯貴、眾位商賈的廣泛認同,眼下還不知道。等到施行一段時間,若是效果不錯,汪某自會奏請義輝殿下予以推廣。諸位就安心等待好了!不過,為要達成我們大家這一共同意願,倒不妨提前做些綢繆之舉。比如說,諸位不一定什麼事情都指望汪某一人,也可以自行上奏幕府。以諸位在座中的影響力,一定能說服其他商號聯名上書,幕府也不能不考慮大家的意願。這麼做要好過汪某一介異族之人指手畫腳,對貴國商貿貨殖之事幹預太多……”
那些商人知道,眼前這位五峰大人還是秉承著商賈之流“財不露白”的低調作風,想讓他們牽頭,組織其他商號“自發”組成行會。想想汪直也有苦衷,成立行會就等若是壟斷了大明和日本兩國之間的貿易,那些原本可以脅迫朝廷出具勘合、自行前往明國進行朝貢貿易的大名就被排除在外,那些人失去了這麼一大筆財源,難免會視行會及倡議設立行會之人為眼中釘肉中刺;加之他又是一個異族之人,設若插手過多,勢必成為眾矢之的,一旦明國大軍撤走,日後隻怕他難以在日本立足,更不要說是做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