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身為餌
明智光秀的這一建議可謂十分妥當,眾人都連連點頭,深以為然。有人立刻提出,織田信長日後要返回歧阜之時,可以敦請明國派兵護送,以防途中遭遇近江淺井氏阻截。有人甚至更進一步地提出,細川信元執掌幕府多年,眼線、黨羽遍布京都,為防他們狗急跳牆,暗中偷襲東福寺,織田信長應該立刻搬到京都近郊的明國軍營之中。
其實,織田氏諸位家臣還有一句潛台詞沒有說出口:織田信長在京都盤桓數日,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就會向天下人宣布委任他出任左兵衛督之要職,織田信長也就藉此成為室町幕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副將軍。如果有人敢於對織田信長不利,那可就不是諸國大名之間的私鬥,而是公然挑戰幕府權威,幕府方麵就可以宣布他們為逆賊,號令諸國大名共討之;甚至可以敦請明國天朝義師再次施以援手--以尾張織田氏與明國之間的特殊關係,以及織田信長與明國副總大將戚繼光等人的袍澤之誼,想必明國大軍定然不會袖手旁觀,勢必要傾盡全力,幫助尾張織田氏討伐逆賊,尾張織田氏就能不費吹灰之力而奪得近江、越前、山城等國,也就能一舉將勢力擴張到近畿,更將京都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這樣看來,有逆賊三好長慶頃刻敗亡的前車之鑒,朝倉義景、細川信元和淺井久政、淺井長政等人的心中即便再對尾張織田氏有多少不滿,也不能不好好掂量掂量偷襲織田信長所要付出的慘重代價……
不過,跟隨織田信長前來京都拜謁天皇的柴田勝家等人雖說都是織田氏的重臣,卻因都有家眷留在明國,織田信長並未對他們透露過自己對於明國的擔憂,他們因而也就不知道織田信長對待明國的真實態度。隻有明智光秀和豐臣秀吉對此略知一二,深知眾人提的這些建議無一不是織田信長最為忌諱、甚至視為屈辱的舉措,不但不會被采納,反而還要火上澆油,激起織田信長做出更加極端的決定,不由得心中焦急如焚。明智光秀因為自己入仕織田氏的時間還不長,不好公開反駁諸位重臣的意見;豐臣秀吉眼見著織田信長的臉色越來越陰沉,顯然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趕緊說道:“根本用不著勞煩明國幫助。我立刻喬裝改扮成浪人,連夜離開京都、潛回美濃,從歧阜城帶兵過來接應主公!”
柴田勝家不以為然地搖頭說道:“猴子,你這個建議可是大大地不妥啊!就算你能安全通過近江,回到歧阜,又有什麼理由帶兵上洛?總不能說是想讓我們織田氏的兵士也一同前來朝賀天皇陛下、領略京都勝景吧!”
柴田勝家說的不錯,眼下諸國大名齊聚京都,任何異常的舉動都會引起他們的懷疑和猜忌,更不用說突然調動兵馬,從歧阜城開赴京都--如果被諸國大名認定織田氏要控製京都、武力脅迫朝廷、幕府乃至諸國大名,集合各家隨從、侍衛群起而擊之,大概織田氏君臣也隻有趕緊躲到明國軍營之中,才能逃脫殺身之禍……
豐臣秀吉情知自己隻顧著順從主公的心意,卻沒有想到這其中的利害關係,立刻遭到了柴田勝家的揶揄戲謔,不禁萬分尷尬,麵帶羞愧之色地站在那裏,一時不好再說話。
這個時候,織田信長開口了:“你們說來說去,好象都認定他們三家就一定會來討伐我織田信長一樣!我倒要看看,他們究竟有沒有這個膽子敢和我織田信長作對!”
眾人聞言無不大驚失色:主公難道就全然不顧歸程凶險,執意要按照剛剛做出的決定,連夜返回歧阜了?
果然,織田信長對明智光秀說道:“你馬上準備紙筆,替我寫一封信給義輝殿下,就說我對他要求我出任左兵衛督之要職深表感激,卻又感到萬分惶恐,萬萬不敢領受,請他一定不要向諸國大名提出此議。同時,為了報答他的這份厚愛,我要馬上返回歧阜,出兵信濃,替幕府討伐逆賊武田信玄!”
原來,就在剛才諸位家臣熱議之時,織田信長也想了許多。在他看來,眼下的局勢固然凶險萬分,卻正是尾張織田氏窺探盟友近江淺井氏的一個天賜良機--如果淺井久政和淺井長政父子二人沒有受到越前朝倉氏的蠱惑,而是恪守與織田氏之間的盟約,織田氏君臣就能平安無事地返回歧阜;由此也能進一步證明,在淺井久政和淺井長政父子二人心目之中,對於尾張織田氏的重視已經超過了昔日家主和靠山越前朝倉氏。那麼,在日後織田氏大軍上洛之時,他們一定會讓開通道,幫助尾張織田氏順利上洛、掌控天下。反之,如果淺井久政和淺井長政父子二人一味順從於朝倉義景,悍然撕毀盟約,對織田氏揮戈相向,織田氏就可以放開手腳地討伐近江淺井氏,奪取近江,將京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至於山城和越前,細川信元已是昨日黃花,並且已經被足利義輝棄如敝履;朝倉義景又遠在越前,隻要自己在安土築起大城,他們根本就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