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死相隨
原來,從織田信長堅辭不受幕府左兵衛督之要職的舉動之中,鬆平家康隱約感覺到了身為明國皇親國戚、並且得到明國頗多恩惠的織田信長,似乎在急於撇清自己與明國之間的關係,說明他對明國存有戒備之心。一邊是自己的“尾張哥哥”,自己從小就受到他的庇護才得以苟全性命於亂世,能夠回到岡崎、重振鬆平氏家業,可謂是拜他所賜,眼下兩家還締結了盟約;另一邊是曾經收留自己、讓自己進學修業,而後又別無所圖的放自己回到日本的明國,雙方如果交惡,夾在其中的岡崎鬆平氏該如何應對,又將麵臨著何等艱難的生死抉擇。因此,他不得不委婉地勸諫織田信長,希望能夠緩和他和明國之間的關係,或者更進一步試探出他對明國的真實態度……
鬆平家康的話可謂句句在理,所提建議也十分適當,織田氏諸位家臣都連連點頭,無不把希冀的目光投向了織田信長,希望他不要一意孤行,以身犯險。可是,織田信長已經打定主意要藉此試探盟友近江淺井氏的態度,甚至甘願以身為餌、換得自己討伐淺井氏、奪取近江的借口,又豈能是鬆平家康三言兩語所能說服的?他當即說道:“你什麼都不用說了,我的決定已定,不容改變!”
接著,他又瞥了鬆平家康一眼,說道:“我請你過來,給你通報此事,隻是因為你是應我之邀一同上洛的,原本也應該一同回去;可是,如今我遭到京都周邊三家大名的嫉妒怨恨,不得不提前離開京都、返回歧阜,於情於理都應該給你打聲招呼。明國不是還有一句古話,叫做‘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嗎?如果你擔心他們可能會對你不利,可以搬到明國軍營去住;離開京都之時,還可以請他們派兵送你回岡崎嘛!明國方麵當年對你也十分優待,管你吃,管你住,還讓你進了他們的最高學府國子監求學,想必那位總大將俞大猷和副總大將戚繼光不會拒絕你的這一請求。對了,你如果不放心的話,我還可以留下一封書信給戚繼光戚將軍,我當年曾和他一同討伐西番紅毛鬼,這點麵子,他不會不給我的……”
鬆平家康雖然生性敦厚、為人謙和;加之自幼便被擄為人質,成為階下囚,其後又一直顛沛流離,坎坷的命運使他養成了隱忍順從的性格。可是,他畢竟是一方領主,身上流的是勇敢剛強的三河武士鬆平黨的血,怎能忍受得了織田信長這樣的揶揄和譏諷,當即勃然變色,說道:“信長公此言差矣!貴我兩家是為盟友,在下又應信長公之邀同赴京都朝賀天皇陛下。那麼,要離開京都,在下也應跟隨信長公一同離開!且請信長公稍候片刻,在下這就吩咐家臣隨從打點行裝!”
其實,鬆平家康這麼說,一來是被織田信長話語之中的嘲諷之意激起了武士的血勇;二來也是不願意日後夾在織田信長和明國中間左右為難,索性就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度,寧願早早就跟著織田信長一起戰死,也算是償還了織田信長早年對自己的恩情。他突然強硬起來的口氣和表現出來的決絕讓織田信長不禁一怔,隨即明白了鬆平家康這是表示自己願與尾張織田氏共同進退的決心和態度,不由得大為感動,緩和了語氣說道:“我之所以要匆匆離開京都,並不是懼怕了那三家大名,而是要謝絕義輝殿下強加給我的那份高官厚祿。但是,眼下的情勢波詭雲譎,誰也不知道朝倉義景那幫人會做出什麼舉動來。近江淺井氏雖然和我們尾張織田氏聯姻結盟,但他們世代依附越前朝倉氏,也很難說就不會做出背棄盟約的不義之舉。或許我會在從京都回到歧阜的路上被討伐,你就不必跟著我一同以身犯險了……”
鬆平家康冷冷地說道:“你什麼都不用說了,我的決定已定,不容改變!”
這是剛才織田信長所說的話,此刻鬆平家康又原封不動地奉還過來,讓織田信長不禁搖頭苦笑,歎道:“竹千代啊,從你到我們尾張做客那年起,我就一直沒有拿你當外人看,對你甚至比對自己的親弟弟還要好,還指望著你日後協助我奪取天下、平定亂世呢!我這一次回去,冒著極大的危險,或許在路上就會被討伐、被人取下首級。我怎能忍心讓你跟我一起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