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憐憫之心
淺井久政明白了,兒子一定是想起了姐姐篤姬。當初為了幫助越前朝倉氏籠絡美濃齋藤氏,他將女兒篤姬嫁給了美濃齋藤氏的家督繼承人齋藤龍興。可是,篤姬嫁到稻葉山城還不到一年時間,齋藤氏就被織田信長滅國,篤姬也隻好回到小穀城的娘家。這半年多來,篤姬終日以淚洗麵,連最親近的家人都不願意見,尤其不願見他這位父親,心裏一定認定自己此生的厄運是他這位父親一手造成的……
想到了女兒那張淒苦的麵容,即便是心堅如鐵的淺井久政,心中也不禁一陣刺痛,並且暗自歎息:還是長政重情重義啊!我這個做父親的,隻顧著盡忠幕府、匡扶正道,不免忽視了家人兒女。看來,是該趕緊找個家臣,把阿篤嫁出去了……
見到父親麵露淒楚之色,不用說一定是和自己想到了同一個人,淺井長政情知父親的態度已經有所鬆動,便趁熱打鐵,繼續說道:“更何況,即便我們把阿雪送回織田氏家中,也未必能夠保全她的性命--尾張織田氏此前曾遭駿河今川義元滅國,家中男丁幾乎被殺戮殆盡,信長公是他們唯一的頂梁柱。如果織田信長一死,尾張織田氏不是被其他大名滅亡,就是被家中有野心的家臣趁機奪去了家業,絕無可以苟全之幸。一個年僅七歲的弱女子,遭此家門劇變,即便不會慘遭殺戮,也一定會受到暴徒的侮辱,日後又該何以苟活世間?而兒子身為一名武士,更是一名堂堂七尺男兒,怎能眼睜睜地看著曾經和自己做過夫妻的女子受到別人的侮辱……”
淺井長政的話還沒有說完,淺井久政就打斷了他,慨歎道:“好了,長政,你不用再說了,為父答應你的要求。阿雪既然已經嫁到了小穀城,就是我們淺井氏的人,無論此戰勝敗如何,她都不會受到任何牽連。朝倉氏那邊如果責問起來,由我去和義景公說。”
淺井長政卻還是不依不饒地說道:“不單是朝倉氏那邊,還有我們淺井氏家中。阿雪也不應該受到任何譴責。”
淺井久政詫異地說道:“那是當然!你一天不和她解除婚姻關係,她就仍是你的正室夫人,也是淺井氏的主母,誰還能譴責她?”
“兒子擔心的是父親大人,請你無論如何也不好責備她……”
淺井長政的回答讓淺井久政苦笑不已:“難道你認為,為父的心胸會是那樣狹窄嗎?”
淺井長政匍匐在地上,鄭重其事地向父親施了一禮:“多謝父親大人成全。如此一來,兒子就可以心無旁騖地跟隨父親大人一起赴死了!”
聽到淺井長政這麼說,淺井久政心中不免覺得兒子有些小題大做,更認為兒子過於悲觀:這一次織田信長已是插翅難飛,要死也是他先去死,又何必說的這麼悲切……
其實,淺井長政一直不相信明國會對他們三家大名討伐尾張織田氏一事袖手旁觀,理由很簡單:明國能夠應幕府將軍足利義輝之邀而出兵近畿,平定逆賊三好長慶之亂;又怎能放任三家大名討伐他們的盟友尾張織田氏?而且,既然越前朝倉氏的朝倉義景、前任幕府管領細川信元和父親都認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之所以要委任織田信長做左兵衛督,是受了明國方麵的脅迫;而明國之所以要脅迫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委任織田信長做左兵衛督,是為了借助織田信長來暗中掌控日本;那麼,明國就更不可能對三家大名群起討伐尾張織田氏一事坐視不管。也就是說,即便他們能夠順利發起突襲,將織田信長斬殺於從京都回歧阜的道途之中,接下來就會馬上麵臨著從京都殺來、為自己的盟友織田信長報仇的明國大軍。到了那個時候,小穀城會被明軍猛烈的炮火轟為齏粉,而近江淺井氏也會在明軍猛烈的炮灰之下灰飛煙滅。這一切,在他順從父親的意願,違心地做出討伐尾張織田氏的決定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是近江淺井氏所無法逃避的結局,他也甘願接受命運的安排。可是,雪姬隻是一個七歲的小姑娘,卻不應該就這樣死去。而淺井長政擔心的是,當淺井氏麵臨滅頂之災的時候,父親會憤然將那個為了家族的利益,七歲就被迫嫁到小穀城來的可憐的小姑娘斬殺。他不願意父親的手粘上那個無辜的小姑娘的鮮血;更不願意父親背負著那樣的殺孽告別塵世……
不過,就連淺井長政本人也沒有想到,隻因他這麼一點憐憫之心,竟然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自己以及近江淺井氏全族上下數千人的性命--那個隻有七歲的小姑娘在小穀城陷入重圍之中、公公淺井久政和丈夫淺井長政已經做出死守不降的決定,要求所有的人以身殉城的危急時刻,並不象是她這樣年齡的其他小孩那樣被嚇得哇哇大哭;而是十分平靜地命人備轎,然後帶著自己的侍女出了小穀城。那個時候,淺井氏家中所有的人都認為她是獨自逃命去了,也都默許了她這麼做--因為織田信長曾經將不止一封的書信射入小穀城,要求他們送回自己的養女雪姬,否則就要就破城之後盡屠淺井氏全族男女老幼。可是,令淺井氏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那個隻有七歲的小姑娘竟然在織田信長的帥帳之中苦苦哀求並以死相逼,要自己的舅舅兼養父織田信長放過自己的丈夫淺井長政,終於說服了織田信長,使得近江淺井氏得以逃脫滅族的悲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