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豐臣秀吉這樣毫不客氣、自信滿滿的回答,織田信長搖頭苦笑道:“你這隻可惡的猴子,真是喜歡自吹自擂……”
豐臣秀吉說道:“還有,家康公甘願冒著天大的風險,替我們尾張織田氏向近江淺井氏解釋誤會,使我們兩家避免了一場毫無意義的亂戰,我們織田氏理應感激他的高義。所以,在下懇請主公將明國饋贈我們織田氏的兩百支火槍轉贈給家康公。”
誰都知道,這是豐臣秀吉勸諫織田信長丟下所帶的那些大車,輕裝疾進的委婉說法。不過,對於織田氏君臣來說,到了這步田地,繼續帶著那麼多的大車撤退,實在是太過冒險,還不如送給替自己抵擋近江淺井氏大軍的岡崎鬆平氏;對於鬆平黨人來說,雖然冒了偌大的風險,卻能得到這樣一筆意外之財,也算是有所補償了……
雖說兩百支火槍對任何一個戰國大名之家來說,都不是一注小財,拿來拱手送人,誰都會覺得肉痛。可是,一來眼下局勢已是萬分危急,容不得多做猶豫;二來織田信長心裏也明白,淺井氏已經做出決斷,肯定會帶兵從小穀城殺來,並且還會傳令沿途各城阻擊,自己絕對沒有任何可能帶著那兩百支火槍安全返回歧阜,與其落到近江淺井氏的手中,給自己日後討伐他們帶來頗多困難,還不如送給自己的盟友岡崎鬆平氏,可以大大鞏固兩家的盟約。於是,他就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不錯,我們的確是要好好感謝家康公挺身而出的高義。就照你說的辦,那兩百支火槍就送給家康公做謝禮!”
早在明國之時,鬆平家康就時常聽到國子監的同窗議論明軍各種“禦製”火器是何等的厲害,可惜自己一直無緣一見,更不敢奢望明國能象對待織田信長那樣,也送給自己幾百支火槍。回到日本之後,他親率鬆平氏全部兵力,奮起抗擊武田信玄上洛大軍,在三方原一戰被殺得大敗,險些全軍覆滅,盡管這主要是因為雙方兵力差距太大的緣故,但他也不得不承認甲軍之強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而後不久,他又聽說戰力如此強悍的甲軍在裝備了各種犀利火器的明軍麵前簡直不堪一擊,兩相對比,更使他對火槍大炮充滿了敬畏之心。因此,聽到豐臣秀吉建議織田信長把那兩百支火槍送給自己,他的心中不禁怦然大動,卻又不好落下趁人之危的話柄,連忙推辭不迭。
織田信長笑道:“這是你應得的。再說了,我們不是約定要共同出兵討伐信濃嗎?你麾下的三河武士原本就驍勇善戰,再裝備了火槍,就更是銳不可當,一定能夠大顯神威,將逆賊武田信玄手下那些賊兵殺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我送你火槍,既是略表謝意,也是為了日後共同出兵,為幕府和義輝殿下討伐逆賊。所以,你不必推辭,更不用跟我客氣。”
聽到織田信長也和自己剛才一樣,抬出了幕府和足利義輝的招牌,鬆平家康再也不好推辭,隻得順水推舟,接受了這份厚禮。一直為主公不顧自身安危、替織田氏承擔殿後重任而不滿的鬆平氏隨行家臣們也都悄悄露出了笑臉,心裏大概都認為主公這個險冒得真值得……
主公接受了自己的建議,鬆平家康也沒有再堅辭不受,豐臣秀吉不禁喜笑顏開,接著說道:“既然主公同意在下留下和家康公一同向淺井備州守大人解釋誤會,那麼,請主公同意將小六(蜂須賀正勝)和在下的那些部下也一同留下,就當是給在下這個使者充當護衛,免得被淺井氏的人小看了我們織田氏。”
織田信長心裏明白,豐臣秀吉這麼說既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帶著那些有馬的隨從快速撤退;也是為了能夠盡可能地拖延淺井氏大軍的追擊。那些新近加入織田氏、被他分配給豐臣秀吉做部下的浪人和野武士們原本要充當腳夫,運送火槍和那些大名們饋贈給織田信長的財物。如今火槍全部送給了鬆平家康,比起那兩百支珍貴的火槍來說,那些財物就更不值一提了,織田信長也同意了豐臣秀吉的要求。
豐臣秀吉催促道:“既然什麼事情都說定了,就請主公馬上動身,這邊就交給家康公和在下好了!”
織田信長點點頭,對鬆平家康說道:“那好,我先行一步,這裏一切就拜托你了。記住,無論如何,都要平安返回,我還等著你與我一同出陣,討伐逆賊武田信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