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王威來投(2 / 2)

韓嵩文聘等人也是還禮,“這位便是大鬧襄陽,血戰長阪的馬參軍吧,哈哈,今日終得一見,幸會幸會!”

馬謖對這個王威是有印象的,在另一個時空裏,在荊州投降曹操後,王威不甘荊州如此便是落入曹操之手,曾經還獻計道:“曹操得荊州既降,劉備已走,必然解弛無備,輕行單進追殺而前,若給我數千奇兵,於險地加以邀擊,必可擒曹操,擒曹操即能威震天下,坐而虎步,中夏之地雖廣,可傳檄而定,這不隻是收一勝之功以保守今日而已。今此難遇之機,實不可失。”

可以說王威的膽略是有的,但是計策並沒有被接納,後來曹操表劉琮為青州刺史,使遠離故鄉,也隻有王威追隨肯繼續追隨劉琮,後來曹操派於禁追殺劉琮等人,王威於亂軍中殉主,王威可說是荊州將領中,唯一一個死節的忠臣。在馬謖到來的時空,未曾想到,卻是改變了王威的命運,沒有和劉琮一起前去曹營,而且這個時候還率領兵馬來投。

諸人寒暄之後,便是一起行軍,諸葛亮看著越來越多的兵馬百姓追隨,心中總算是好一些了,便是對馬謖道:“幼常啊,此番前去江夏,已是我軍最後的退路了,江夏百廢待興,人口不多,南下之時的二十餘萬百姓現在也隻剩兩萬有餘,咱們現在要做的便是爭取一些時日,接應更多的百姓渡江,以待將來東山再起.”

馬謖點頭道:“不錯啊,現在每日趕到的百姓都在上萬,多一日時間,便是多了一分實力,軍師,不如我等再打一仗,拖延曹軍如何?”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此計可行,隻是……”諸葛亮說到此處,便是有些不好開口,馬謖自然是曉得諸葛亮的難處,便是對蔡夫人問道:“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蔡夫人笑了笑:“可行,荊州百姓軍馬落入曹操之手將來我們的處境就更加困難,王將軍,文將軍,魏將軍,你等都聽馬參軍行事,如若不從,軍法從事。”

說完之後,蔡夫人便是取出了馬謖交還給她的荊州令箭,王威,文聘,魏延等人拱手應諾。

諸葛孔明見到此景,忍不住看了馬謖一眼,隨後又沉默不語的前行。

文聘魏延王威等人在此處便是紮下營盤,隻待曹軍追至便是迎頭痛擊,馬謖心下稍定,畢竟這一次自己不再是一千人,而是一萬人,何其有幸,讓我指揮上萬人的會戰。

韓嵩乃是文臣謀士,不通軍事,便是和蔡夫人率領百姓老弱先行,馬謖和諸將商議之後便是在此處布防。

入秋以來,馬謖的義勇營經曆了平日裏的磨煉,士兵已經逐漸適應了,舉手投足,較之一般強軍都有一股子肅殺精練,不過比起久經沙場老卒子還是少了許多戰事的磨煉。

可即便如此,還是令荊州甲士大吃一驚,幾員荊州重將對馬謖的整軍手段也是大為驚歎,嚴格來說,馬謖所部在上一次火燒博望坡之戰中,死傷尤為慘烈,兵額缺損嚴重,手中菁華去了七成,最後挑選新卒,總算是將建製重新立了起來。

每個將領都帶領自己的甲士開始忙碌起來,待到天黑之前,一頂頂營帳終於是升了起來,由於時間倉促,一時之間也難以修建寨牆工事,之能簡單的在營前放了一排推車稍稍算是一點阻礙。

也正是因為如此,為了安全起見,連夜晚也要將哨探放出去老遠,各種明哨暗哨都是齊全,好歹讓人有了一點安全感了。

馬謖所部本來就是成立不到數月的新軍,而荊州軍卻恰恰相反,夜間不得點篝火,但是仍有士兵聚在一起,其中有一個荊州甲士的嗓門便是最大,不斷的吹噓著當年如何如何殺了多少賊寇。

每到關鍵之處,總能招來一陣陣歡呼和驚歎,如此夜裏,還是有人早早睡去,營中呼嚕之聲震天而響。

這些人白天行軍累得狠了,即便環境不是如何好,依舊是倒地就睡,否則明日恐怕片刻力氣都擠不出來一點兒。

此時此刻,馬謖營中卻也是剛剛入睡,現在荊州甲士和義勇營總歸是不能完全融入,還需要磨合。

一番安排撿練下來,馬謖總是等到安排妥貼之後才回到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