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假意歎息了一聲:“唉,事已至此,也是迫不得已,戰,則生靈塗炭,降,方可保境安民啊!請主公率領江東六郡官員百姓,歸順朝廷。”
隨同而來的大臣紛紛附和,“子布所言,是也!”
“避戰請降,合天意,順民心!”
“還請主公三思!”
……
孫權假意打了一合嗬欠:“先生和諸位大臣所言,我自會三思,時候也不早了,諸位先請回罷!”
孫權如此一說,張昭等人自然是不好逗留,便是紛紛告辭而退,待到眾人退下之後,孫權的臉色逐漸的陰沉了下來,一群貪生怕死,賣辱求榮之輩,若不是此乃用人之關鍵時期,某定要斬下幾顆頭顱,安穩軍心民心!
現在江東的情況和之前的荊州可謂是一模一樣,不同的是,同樣有與曹操決一死戰決心的劉表死了,而他孫權則沒有,劉表一死,荊州的權勢迅速為投降派的主事世族所把持,而張昭等人何嚐又不是為了今後自家家族的功名權勢著想?劉琮降了,結果如何?性命也是難保。
孫權隻有長歎了一聲,“子敬啊,子敬,也不知道你出使夏口如何了?何時才能為吾帶來好消息啊!”
……
輕舟順江而下,速度自然是極快,魯肅的船在前麵領路,而諸葛亮和馬謖的船是在後麵,諸葛亮和馬謖二人便是在船中一直聊天,要知道諸葛亮智力近乎妖人,兩人從荊襄世族談起,東拉西扯之下,便是談到了朝廷的人才選拔製度,從舉孝廉到後來把馬謖的九品中正製套了出來,更後來馬謖又是忍不住說出來科舉製度,每一次諸葛亮都是窮究其理,馬謖再是能言善辯,也是被諸葛亮將肚子裏的墨水掏得一幹二淨。
馬謖心中則是暗暗叫苦,諸葛亮則是越聊越是心驚,興致高昂得緊啊,好在這個時候船隻抵達了江東,而眾所周知孫權立建業為都城是在後來了,現在整個江東的政治中心乃是柴桑郡!
剛剛一下岸馬謖心中便是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背上衣衫已經被汗水打濕,再這樣繼續聊下去的話,恐怕明朝的內閣製,資本三權分立製都要被諸葛亮給收刮出來了。
眾人紛紛下船,待下了岸邊,早有江東士卒前來接應,隻見一名甲士悄然上前,在魯肅的耳邊道:“主公請先生速去府邸議事。”魯肅聽聞之後便是對諸葛亮馬謖二人道了聲別,而後另外一名士卒便是上前道:“主公喚我前來,引二位先生,前去驛館歇息!”
諸葛亮馬謖二人禮貌的點點頭,便是上了馬車,馬車的速度不快,二人正好可以掀開車簾,往外瞻看柴桑民情,柴桑城的規模比襄陽小,卻也是城牆高壘,護城河深,城中商家雲集,人來人往,十分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