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敲定一筆大買賣(一更,月票啊親)(1 / 2)

戰爭,仍舊是戰爭。在埃吉爾享受著難得的和平,整個諾曼底城堡內的貴族們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時候,歐洲大陸上空仍舊戰雲密布。整個東羅馬帝國沉浸在一片忙碌與喜悅之中。在強悍的鐵腕皇帝的帶領之下,帝國重新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各個方向的戰線全都傳來了捷報。似乎重現羅馬帝國昔日雄風的時刻已經到來了。在十一月底,王國再次動員了兩個軍團前往伊比利亞,以圖扭轉戰局,全麵征服。

不過,說起來巴西爾二世最希望盡快取勝的戰線,卻仍然是意大利,亞平寧半島。

再準確一點,也就是羅馬。

恢複羅馬,還於舊都。此等功勳堪比查士丁尼大帝。更能狠狠地這打擊那群異端的日耳曼雜種組建的野蠻國家。對於雙方的心理作用呈反比。

巴西爾二世一直覺得。遷都君士坦丁堡,雖然的確是個很不錯的主意,也保證了帝國的續存,卻不可避免的讓帝國的重心從歐洲地中海地區轉移到了中東巴爾幹與安納托利亞一代。間接占成為了歐陸列國對於最新崛起的征服者——那群穆斯林的擋箭牌。

想想看:帝國每年要陣亡成千上萬的將士,與異教徒們玩命。然而那群日耳曼蠻子卻隻需要安安心心的龜縮在歐洲腹地,在那裏腐朽,墮落,極端惡心的死掉——浪費!那本來是帝國的土地!!!最最可氣的是這群受了恩惠的混蛋得了便宜還賣乖。竟然打起了神馬神聖羅馬帝國的名號。我勒個去的這個真心不能忍。

想到這些事情,巴西爾二世就感覺很生氣——說真的。巴西爾二世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了。但是脾氣仍然大的嚇人。是一個典型的,令人恐懼的君主。簡單一點,用兩個詞彙來形容,那就是:暴君。

而一個生氣的暴君殺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巴西爾二世並不是個昏聵的暴君,而是一個很精明的暴君。同樣是暴君,精明的與昏聵的區別就在於,精明的暴君將他的暴行施加在外國人身上。

而傻叉則施加在本國人身上。最終的結果就是精明的受人愛戴。成就一代偉業(或者被人砍了腦袋插到長矛上)。而昏聵的則被暴動的人民推翻(或者人民忍辱負重直到暴君蒙主召喚)。這,就是差別。

因此,派往戰況不利的伊比利亞的軍團是兩個,總共兩萬多人。而派往正占據優勢的亞平寧半島的軍隊卻有三萬。

這樣一來,整個帝國已經進入了初步動員狀態。出動的兵力記有:伊比利亞方麵。守備軍團一個,正規軍團兩個,總共兩萬四千左右的大軍。亞平寧方麵,守備軍團兩個,正規軍團三個,總共三萬七千大軍。巴爾幹方麵。國王親帥十個軍團,將近十萬大軍。在安納托利亞方麵,總共四個守備軍團,五個正規軍團,六萬大軍。

這樣算起來,東羅馬帝國總共出動了二十幾萬的軍隊。前幾天的時候。埃吉爾將情報網的訊息這樣一整理,便得出了這樣的數字來。當時就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因為,這還不是東羅馬帝國的全部實力。

除了這些軍團之外,埃吉爾手上的資料證明,東羅馬軍團至少還有這些力量:巴爾幹方麵的五個守備軍團,兩萬五千失軍。君士坦丁堡守備軍團,一萬五千大軍。羅德島守備軍團,五千人,伊拉克利翁守備軍團,五千人。總共是八個守備軍團。五萬大軍。

而東羅馬帝國尚未出動的正規軍團至少還有五個,也就是五萬軍隊;特殊近衛軍團,包括近衛騎兵軍團。預備軍官團(阿貢托普萊軍團),拉丁契約軍團,暗夜之狼。色雷斯戰爭之鐮,第二夥伴騎兵。總共三到五萬大軍。職業的雇傭部隊:三個日耳曼軍團。一個拉丁軍團,一個北歐軍團(瓦蘭吉)”加起來總共五萬左右軍隊。

如果情況緊急,帝國還可以從歐洲,北非以及近東地區征召更多的雇傭兵。同時根據情況不同,征召最多上百萬的農兵……

這便是東羅馬帝國的陸軍力量。總共四十到五十萬的正規軍,以及上百萬的征召兵……

不過,在這裏埃吉爾犯了個小錯誤,東羅馬軍團的守備部隊,實際上也是半職業化的農兵。即要耕作更要作戰。所以他們隻能算是一半的正規軍。而埃吉爾在計算的時候,卻將這樣將近十萬的軍隊重複計算了一次。即當做是正規軍,又算進了征召兵裏麵。當然了,就算刨除這個小錯誤,東羅馬的軍隊數量也夠恐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