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列國局勢(1 / 2)

因為這樣的原因,北意大利各個城邦,雖然名義上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但是在心理上,這群北意大利人卻隻是將德意誌人當成了侵略者。對於神聖羅馬帝國,這個理念並不是很認可。或者說,還不如曇huā一現,時間很短的倫巴第王國認可。

除非出來一任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是意大利人。

當然這個基本上不可能----城邦的市民的奇怪的民主政治,和大陸通用的封建貴族政治是水火不容的。所以說,信奉商業,金權,以及所謂議會製度的北意大利,和信奉封建,貴族血統,還有封建製度的德意誌,是水火不容的。

就是這樣。埃吉爾很容易的說服了北意大利的各個城邦,以一個相對廉價的價格,從他們的手中獲取大量的軍需物資。而這對於工商業起家的北意大利來說也是很不錯的交易。雖然錢財少賺了些。卻能使得之前因為戰火而受創嚴重的工商業得以較快的複蘇。更能夠報複和打擊自己的宿敵德意誌。何樂而不為?

就這樣雙方一拍即合。埃吉爾甚至打算進一步的與北意大利各個城邦簽訂同盟條約。然而在這個問題上,各個城邦的市長總督卻是不願意摻乎了。

埃吉爾稍微一想,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與東羅馬作戰打生打死,那是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而與德意誌的作戰卻沒有那麼緊要。如今正應該是集中人力物力重新恢複生產,並且爭奪海上霸權的時候。怎麼可以為了北麵那些日耳曼蠻子而消耗那麼大的力氣?

“商人,歸根到底都是商人,小市民眼光就是如此短淺。正蠢材,真廢物。1,

於是,埃吉爾毫不留情的,對於北意大利各個城邦的所謂市民領袖下了這樣的評語。當然現在這些廢物仍舊有用。所以埃吉爾表麵上仍舊對他們客客氣氣的。

就這樣過了幾天時間,埃吉爾從教皇國那裏獲得的賞金差不多有一半變成了各種*重。而後勤稻重兵們的大馬車也都再次裝滿了硬邦邦的黑麵包,熏魚,還有臘肉這些不易變質的食物。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諾曼帝國八萬大軍敝開了吃,這些東西也夠他們吃上三個月的了。

更何況,還有不少不怕死想要發橫財的商人,也駕駛著自己的馬車跟在了軍隊的後麵。

這些商人大多是想要從士兵們的手裏收取戰利品的屬於埃吉爾的那二分之一戰利品他們就不用想了。因為係統給出的價碼要比他們給出的高太多。然而,士兵們卻不能享受這樣的福利待遇。而一些比較笨重的戰利品隨身攜帶著又非常麻煩,還容易被盜竊,那麼這種時候隨軍商人的好處就能體現出來了。而有些時候一些士兵也會獲得一些看起來並不值錢,但實際上卻非常值錢的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時候也就是考驗商人們的眼力的時候了如果商人們能夠做成這一筆買賣撿這麼個漏的話。說不得就會一夜暴富……

差不多就是這樣。在二十天之後,埃吉爾的軍隊休整完畢,軍需物資儲備完畢,並且軟磨硬泡的,從教廷那裏討來了一紙文書,得償所願的將腓特烈的教籍革除。不過在埃吉爾看來,這樣的革除教籍的作用,應該沒有去年對付奧托一世時候那麼好用,甚至可能會引起德意誌諸侯的同仇敵愾也說不定。不過這樣革除教籍之後,對於北薩克森領地的居民也算是一個衝擊。讓他們在投奔新主子之前會稍微的有點猶豫。

而同時與阿爾托利亞的飛鴿傳書也終於有了回信。經過諾曼間諜們的破繹之後,埃吉爾看了解碼信之後哭笑不得。阿爾托利亞似乎並沒有將神聖羅馬帝國宣戰的事情當成一回山匕。倒是對於埃吉爾稱帝的率情非常感興趣。

當然,這並不是說阿爾托利亞會違背埃吉爾的命令。事實上,阿爾托利亞仍舊保證會暫時中止與莫斯科之間的交戰。並且派出使者勘定界限。阿爾托利亞聲稱,這一會至少要將老bo蘭地區還有烏克蘭地區全部都吞下去才行。作為立陶宛參戰的回報,勉強將白俄羅斯交給他們就是了。而賠款也不能少於三十萬。

除此之外,阿爾托利亞聲稱,她非常喜歡埃吉爾重新設計的帝國的旗幟。

並且正在召集軍隊附近的裁縫和紡織工人,要他們快一點的,將她的軍隊的旗幟更換成全新的鳳凰旗幟。這可能會稍微耽誤一點時間。

不過她的軍隊也經曆了一連串的戰鬥,需要一定時間的休息。正好可以趁此時機好好的休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