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法蘭克福之戰其一,葬禮(1 / 2)

最終,埃吉爾選定了他的目標,法蘭東福,放棄與慕尼黑的神聖羅馬帝**隊交戰,直接北上,與腓特烈決戰!

埃吉爾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來,原因顯而易見:雖然北方的法蘭克福一代,是腓特烈的正規軍,主力部隊。但說起實際戰鬥力卻要比聚集在慕尼黑的那些烏合之眾還要弱。

數量上隻有四萬,比起慕尼黑軍少了一萬,而且因為大量的逃兵,施瓦本被占領以及腓特烈的錯誤決斷等諸多因素而士氣低落,埃吉爾甚至覺得,己方軍隊一次衝鋒,便能將對方完全擊潰。

而慕尼黑軍隊,看起來應該稍微抗打一點。雖然或多或少的也受到了失敗主義悲觀情緒的影響。但是仔細分析一下:來自奧地利和bo西米亞的軍隊直接效忠阿爾布雷希特,來自巴伐利亞的軍隊視猛獅亨利為統帥,而來自四麵八方的傭兵,則是因為老將軍蒂利而聚集在這裏…所以說,這支軍隊至少還可以保證可以一戰的士氣。與之交戰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損傷。

而除此之外,隻要將這支軍隊擊敗,將脒特烈擊殺,又或者俘虜。那麼聚集在慕尼黑的那支軍隊就沒有意義了皇帝戰敗,甚至戰死,在神聖羅馬帝國這種政治混亂的國家內,便是一場最為劇烈的政治動dàng。糾結於皇位以及想要在今後的帝國內占據更好位置的各個諸侯,會急不可待的將埃吉爾想要的東西送給他,之後關起門來一通亂打,………,在決定出新的皇帝之前,是不會再有任何作為的。

這樣一來,神聖羅馬帝國的威脅將得以解除。此次帝國與帝國之間,神聖與神聖之間的戰爭,也將以埃吉爾,斯卡德拉格裏姆鬆,神聖的北方諾曼帝國的全麵勝利而告終。

“所以向北!士兵們我們向北!去擊敗,去俘獲,去殺死那個狂妄的德國人的皇率!“於是,埃吉爾這樣子,將他的決定告訴了他的士兵們。諾曼軍隊高聲歡呼著,興奮的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其士氣非常明顯的與腓特烈的軍隊呈反比。在軍隊這樣子,全方麵占優勢的情況下埃吉爾完全想不出來,他究竟有什麼樣的理由會失敗。

而與此同時,在埃吉爾下達命令,北進摧毀法蘭克福的時候。

腓特烈最終也下定了決心。在經曆了一連串的失敗與背叛之後。這位皇帝陛下最終並沒有被這些失敗打倒。相反的,褪掉了狂妄與固執的情緒之後那位縱橫歐陸數十年的狡詐與殘忍並存的皇帝似乎一下子又回來了。而身體上的傷患以及病痛,又好像被某種莫名其妙的力量壓製了下去。

腓特烈皇帝陛下如今再沒有灰心喪氣,再沒有渾身疲憊以及頭痛yù裂,他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一天能連續工作十四個小時而不用休息。

頓頓飯都能吃掉一整隻燒雞。他不斷地鼓舞士氣,不斷地寫信一給教皇寫信,希望聖座能夠調停此次戰爭,並且恢複他的教籍:給埃吉爾寫信,希望埃吉爾能夠原諒他的冒失與之和平共處:給他的下屬的諸侯們寫信希望他們能夠不計前嫌,在這個危急存亡的團結起來,共赴國難:給每一個歐陸國家寫信,法蘭西勃艮第,北意大利伊比利亞,立陶宛,匈牙利有可能的,沒有可能的都寫,希望他們能夠與自己聯合起來,共同抵抗暴虐的諾曼人。

“北方諾曼蠻夷,射狼之xìng,餐餐無度,食英倫不飽則食bo蘭,食bo蘭不飽則食德意誌,倘若德意誌葬身狼wěn,請君三思,其下者何人?”

就這樣,腓特烈想盡了一切可以想的辦法來提升自己的實力一但是軍隊仍舊在不斷逃亡,其他國家的回應冷淡,又或者連回信都沒有。

而羅馬教廷似乎也厭倦了這個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開始積極物sè新皇人選。至於埃吉爾,則直接回了一句:“白癡,去死。”之後仍舊堅定不移的向著法蘭克福前進。

“完全沒救了啊”各方麵的壞消息越來越多。腓特烈終於也做出了覺悟,之前的那些努力,看起來與其說是中興,還不如說是回光返照。在握著又一位伯爵的拒絕出兵的報告書,脒特烈癱倒在了自己的座椅上,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看來,朕的大限到了……嗬,嗬嗬,嗬嗬嗬哈哈哈哈……”

“父皇父皇不要氣餒…我們還有希望,還有法蘭克福堅城,以及三萬精銳大軍。隻要能夠再守備一段時間,局勢就會發生變化的。父皇!皇太子亨利聽到父皇說出了這樣的泄氣的話之後。不由得跪倒在了他旁邊,這樣大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