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憂愁的大汗(1 / 2)

事實上,情況不單單對諾曼人非常不利,對於蒙古人來說同樣難以接受。

六十萬大軍。即使是蒙古人看來也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要知道,經過連續不斷的戰爭之後,如今蒙古人所擁有的軍隊,基本上就是這麼多了。成吉思汗原本對南路六十萬大軍報以相當大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像是博爾術所說的那樣,從側翼迂回將諾曼帝國擊敗。

然而一場瘟疫,讓這六十萬大軍打了水漂。大批精兵猛將死於黑死病。而餘下的人也是朝不保夕。不知道哪一天就要去見長生天了。盡管黑死病這種烈性傳染病,在蒙古族群中已經流傳了很長時間。蒙古人多少對這個有些抵抗力。因此受到的影響,比起毫無抵抗力的歐洲人小了一些,染病之後的死亡率,也要低很多。

但是這並不代表,蒙古人對於肺鼠疫就完全免疫。能夠不受影響了。

蒙古南路的六十萬大軍,隻是比起東羅馬軍隊多支撐了一小會兒時間,並且憑借著這“一小會兒”拖垮了東羅馬軍隊。然而,這已經是極限了。在東羅馬潰逃之後的不到一個星期時間裏。蒙古軍隊之中,大規模的黑死病同樣流行開來。而指揮著這一支大軍的蒙古大將博爾術,也遭受到了和他的敵人,巴西爾二世同樣的命運——身染黑死病,危在旦夕。

在倒下去的前一天,這位蒙古將軍派遣使者,給在中亞地區的成吉思汗送去了信件,信中對這件事情表示遺憾。聲稱自己的軍隊如今,恐怕已經無能為力了。南路的六十萬大軍經過這場災難,十個人之中能活下來一個已經是萬幸。請成吉思汗不要再指望他們,能夠完成預定的作戰目標了。雖然這是一場天災,但是主張從南路迂回進攻是他的主意。他願意為此負責。請成吉思汗處罰他。另外,請成吉思汗不要再派遣人手前來。更不要接納從南方過來的人們。以免讓蒙古主力部隊也遭受瘟疫災難。

那個將信件送過來的蒙古信使。同時也是博爾術的心腹死士。他並沒有。並且拒絕與成吉思汗見麵,甚至連成吉思汗的軍營都沒有進去。他策馬,在蒙古軍營的外圍大喊著,以引起注意。在引起注意後,便將博爾術的書信綁在箭矢上,射了進去。

雖然他感覺自己並沒有遭受瘟疫,但是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抽出刀。殺掉了自己。並且在死之前高喊著要人們注意。不要觸碰他的屍體,而要用火焰將他的屍體燒掉。在他死後,其他的蒙古人滿足了他的要求。

從小跟著自己的那可兒生死不明,成吉思汗很傷心。六十萬大軍眼看著就要毀於一旦。成吉思汗更傷心。但是成吉思汗沒有辦法。他手下的大薩滿,通天巫闊闊出告訴他說,這是天罰,是長生天對於蒙古人的考驗。並且勸說成吉思汗撤軍,返回蒙古去。而不少聽說了這件事情的蒙古貴族們,也同樣心生懼意。不想再作戰了。

有質有形的敵人他們不害怕。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病魔,卻能讓這些平日裏膽氣過人的將軍們打心眼裏覺得恐懼。

我們現在過去,就算將敵人全部擊敗又有什麼用?他們那裏爆發了可怕的瘟疫。根本就沒有辦法居住。我們根本不應該去那個地方!

好像這樣的言論甚囂塵上。不少蒙古人,上至軍官。百戶千戶。下至普通的蒙古兵。全都覺得這樣的說法非常有道理。人心思變,兵無戰心。

當然,這其中是不是有人為的推動,這個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在埃吉爾接到消息,說成吉思汗的大軍開始再度北上之後,潛伏在成吉思汗軍隊之中的諾曼間諜便再度活動了起來。私下裏各種串聯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最終演變成了這種情況。

所以說。雖然是一些社會地位低下的,卑賤的間諜。但是隻要好好使用就會產生非常不錯的效果。當然這個功勞隻能是埃吉爾這個偉大領袖的。而不可能是那些探子。

當然這種事情怎麼樣都好,完全不需要在意,需要在意的是蒙古軍隊的士氣,因為這些事情而不斷地降低。即使是最為堅定,最為狂熱的怯薛軍以及質子軍。這兩支蒙古人的王牌部隊。在這種情況下也產生了動搖。

倘若再這樣下去的話,蒙古帝國對於諾曼人的進攻,恐怕真的就要到此為止了。一場大規模的瘟疫。將會成為阻絕東西方戰爭的最有效武器。這種情況連埃吉爾都沒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