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拚命(2 / 2)

這些士兵構成了伊爾汗國龐大軍隊的主體。除了盾矛手之外還有數量不詳的弓箭手,劍士和標槍手。他們的戰術受到羅馬的影響比較大。甚至有一些比較精銳的部隊,能夠以盾矛,劍士和標槍手組成一些看起來稍顯散亂的羅馬方陣。當然,這些士兵和他們所使用的陣型的實際戰鬥力還有待商榷。

在陣型散亂,戰鬥力參差不齊的阿拉伯軍隊的前方。便是伊爾汗國的次一級的重騎兵。

這些來自亞美尼亞,埃及,波斯地區的貴族武裝,雇傭騎兵,以及阿拉伯帝國的殘餘力量被旭烈兀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起來。總共五千到七千名穿著各式重型甲胄——重型鏈甲,重型鱗甲,重型環片甲,重型板鏈複合甲,重型紮甲……的重騎兵,組成了汗國第一波次的攻擊陣列。

旭烈兀的態度非常明確,他要將這些士兵當成炮灰來使用。以這些重騎兵的衝鋒,消磨諾曼軍隊的數量、士氣和體力。

當然了,在這些重騎兵的前麵,還有一批更加炮灰的部隊。他們便是被強行征召的阿拉伯平民。這些人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裝備,農具,木棍,菜刀,匕首。甚至空著雙手的都有。

如果說旭烈兀是想要用外族的精銳消磨諾曼人的數量、士氣和體力的話。那麼他部署這些士兵的目的,便隻有後麵兩條了——甚至第二條都很難實現。他也隻能希望這些人渣滓多浪費諾曼人一些體力了。

蒙古人起家的精銳輕騎兵,以及數量不少的阿拉伯騎兵,則被旭烈兀部署在軍隊兩翼。這些裝備了輕型鏈甲,紮甲,騎乘阿拉伯馬和蒙古戰馬的士兵被旭烈兀命令,以騷擾戰術攻擊諾曼人的兩翼。務必要拖住對方兩翼的精銳驃騎兵,以及騎士部隊。讓這些諾曼人引以為傲的,衝擊力強大的騎兵無法發揮作用。

雙方都各有一套戰鬥的方式。厄斯將軍選擇的是諾曼人最擅長的防守反擊戰術。以遠程火力優勢將冒進的敵人轟殺至渣。然後再以猛烈地攻擊將敵人徹底擊垮。而伊爾汗國的軍隊,則非常配合的選擇了進攻態勢,希望能以連續不斷的進攻消耗諾曼人。最終以主力精銳一舉建功。

這兩位指揮官都不是常人。

看了一眼對麵的布置,便知道了對方的心思。各自暗暗想了一句:“正合我意。”

於是大戰正式開始。在蒙古人的威逼下,那些不得已參戰的阿拉伯人,基督徒和東正教徒,猶太人等等近東居民不情不願的對著諾曼人的陣列移動過去。在他們後麵,是一批蒙古人的督戰隊。

掌管這項任務的蒙古那顏皺了皺眉,似乎覺得這些奴隸士兵的速度太慢了一些。於是便一揮手,他身邊的蒙古士兵便張弓搭箭,向著那些奴隸士兵的背後發射了一輪箭雨。

身上毫無甲胄防禦的奴隸們,在麵對背後發動的攻擊的時候,自然毫無辦法。不少一邊慘叫著,一邊被蒙古人強勁的複合弓射了個對穿。倒在了地上。

“跑起來,跑啊!你們這些混蛋東西!快點衝鋒!衝過去!!”那個蒙古那顏這樣高聲呼喊著,對著那些以難以置信的眼神,轉過頭看著他的奴隸士兵們大喊著。之後指著那些還在抽搐的屍體說道:“如果不跑的話!這就是你們的下場!!”

在殘暴的蒙古人的威嚇下,這些奴隸士兵不得不全力奔跑。向著諾曼人的陣營衝了過去。而看到這一幕之後,厄斯元帥皺起了眉毛——他倒不是對於屠殺平民或者類似的事情反感。而是覺得這種方法太過不體麵。

“這些蒙古人還真是……好歹也是那麼大的一個國家。卻要用如此下作的方式作戰。真是丟麵子。”

厄斯元帥一邊這麼評論著,一邊一揮手,下達了命令:“火炮與滑輪弩暫且不用,長弓進行三輪快速射擊。兩翼弩手自由射擊”

這位元帥,壓根沒有將的對方部隊放在眼裏。並且想要將他最精銳的遠程力量保存下來。隻是使用了長弓部隊壓製。

不過,對於數量龐大,防禦力低下的部隊來說,射速極快,而且殺傷力不低的長弓的確是相當好的選擇。厄斯元帥麾下足有兩千職業長弓手,三輪齊射便是六千支羽箭,足以將衝在最前麵的奴隸士兵全部射成刺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