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的話立刻遭來炮轟。馬會跑說:“小胖,你好聰明哦,如果讓你去當老板,那不把我們剝削得連衣服都沒得穿?2元錢的午餐費你能吃到隻剩下一分錢?煤氣錢、洗潔精錢不是也在2元錢之內嗎?這些你都吃到肚子裏了?如果你吃了一元九角九分錢的菜錢,那肯定是吃了我們的一部分,天生一副吃貨,你臉皮不厚也長,長疊起來也是厚,你好意思嗎?作為長輩,我語重心長地告訴你,要向你旁邊的這位美眉那樣保持麵條的身材。”
小胖有些不高興了,馬會跑占了他的便宜,小胖來不及咽下嘴裏的飯菜,對馬會跑說:“牛馬不如的家夥,你有資格配當我長輩?我看你長了兩隻腳背兩隻手背還差不多,還想當我的長輩,你滾遠一點兒。”
小胖的話牽涉到了牛一群,雖然是無心之舉,聽起來也不舒服,牛一群還是回擊了小胖:“小胖,你媽早知道你是這種貨色,下崽的時候還不如直接把你拉到廁所的下水道讓你自生自滅算了。”
坐在我們旁邊的美女同事始終處在掩嘴而笑的狀態,就沒吃上幾口飯,估計會挨餓了。
下午,我在車間正忙著自己手中的活兒,何線長走到我身邊喊我:“老三,老盧找你,去他辦公室。”
我帶著一顆忐忑的心向盧課長的辦公室走去。到了盧課長的辦公室,我看見牛一群和苟忠誠已經坐在那兒了,老盧示意我坐下。
盧課長給我們三人用一次性水杯倒了一杯開水。我心裏就不明白,“大貓”這麼客氣唱的那軸戲。平時在公眾場所“大貓”一直都是非常嚴肅的,不苟言笑,這是他留給所有同事的共同印象。
我細心地觀察牛一群和苟忠誠的表情,他倆跟我一樣,還有點蒙。不知道“大貓”找我們來究竟要說些什麼。
我又特細心地觀察“大貓”,想從他的表情上來判斷是好事還是壞事。“大貓”今天顯得有些和藹可親,完全沒有一絲平日裏的威嚴,我判斷,即使沒有好事,也不可能有壞事,心情就平靜了許多。
“大貓”說:“今天找你們三位來,主要是聊聊天,就當作是聊家常,不必拘束。我聽你們的線長經常提到你們,對你們的印象很好,所以我相信你們線長的眼光。根據你們的入職檔案顯示,你們三位來廠裏工作已經滿5年了了,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幾乎是跟老板一起打江山的,老板對你們三位也非常熟悉,你們對工廠的每一步發展也很清楚,這是非常好的。我想請你們三位對工廠目前的狀況談點個人看法,當然了,我希望你們暢所欲言,心裏想的啥就說啥,不要轉彎抹角,直截了當最好,說錯了又不會把你們抓去遊街示眾,直接說就好。
牛一群說:“工廠九七年創辦,九八年我入職,當時工廠就不像工廠,連個廠名都沒取,更沒有廠房,十二三個同事就擠在老板家的一間屋子裏做起了手工。當時我還是有不少顧慮,懷疑是個黑工廠,擔心幹了活兒拿不到工錢。當時找工作很難,沒有選擇的餘地,我咬著牙堅持下來。心想,即使拿不到工錢也不怕,先解決生活、住宿兩大難題。第一個月熬過去,沒拿到一分錢,全作押金了。第二個月幹完,我拿到了工資,而且一分不少,當時我很高興,拿到工資後也不敢亂花一分錢,除了買洗衣粉、牙膏牙刷等必須品,我把剩下的錢好好保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以後每個月的工資都準時拿到了手,我就很放心了,一直堅持下來,一晃就5年多了。但是,我也看到了,工廠起步非常艱難,老板也十分不容易,我們最應該感謝的是老板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就業的機會,而不是一味地去說廠裏這不好那不好,工廠發展到一定程度,員工的福利自然會好起來。有些員工不理解老板創業的艱難,隻從自身的角度去看問題,巴不得在廠裏吃好點,住好點,工資漲高點。其實老板也是這麼想的。隻是創業初期遇到了不少困難,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員工所期待的東西一切都會有的。工廠現在變化非常大,員工也看到了,我相信老板也是花費了心思的,這是好事。工廠發展壯大了,我們也混得體麵一些,非常好。”
苟忠誠說:“我想說的,牛一群已經代替我說了,我非常讚同牛一群的觀點。我想說的是,老板這個人還是有些人格魅力。表麵看,他像個土八路,實則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老板是一個有思想、有內涵、有眼光的人,也絕不是隻做一個小打小鬧的老板,我認為他一定會大展宏圖的,從廠裏一係列的變化就可以看出端倪來,非常好。”
輪到我發言了,該說點什麼好呢?好聽的都給牛一群和苟忠誠兩個家夥搶先說了,我總不能當個啞巴吧。
我說:“正如前麵兩位所說,我們工廠將會在老板和盧課長你的領導下乘風破浪,發展得更大更強。企業發展了。我們的管理要跟得上,不然會拖企業發展的後腿。我看過一本小說,寫的是職場類的,蠻有意思的。企業管理不好,發展就會受到阻礙。比方說,成本控製裏麵肯定會涉及到浪費,怎麼控製浪費現象呢?第一,要培訓好員工,讓員工對浪費有個正確的認識;第二,首件確認。在正式生產之前有個樣板,第一件產品按相關標準正確無誤地生產,做個樣品出來讓員工按照這個標準來做,如果不這樣,等生產了幾萬個產品時才發現是不良品,這會造成多大損失?這直接牽扯到了成本控製。如果管理到位了,有些問題就可以避免。再說一點吧,作業指導書一定要實行起來,小說裏麵寫某個企業的高層提出來要建立作業指導書,結果老板不重視,有幾個重要崗位的員工突然不辭而別,那幾位員工突然出走後因為沒有留下一丁點作業指導書,導致停工了好長時間,最後那家企業不得不用加薪的方式把他們找回來又才重新開始正常生產。假如當時老板聽取了他手下員工的建議,建立完整規範的作業指導書就不會出現這個結果了。雖然是職場小說,但借鑒意義還是有的,企業管理跟不上會吃虧的。盧課長,你千萬別生氣,我沒有暗中指責你的意思,我隻是用小說裏的故事來借事說事。我相信工廠在你和老板的正確領導下,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