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幾何原本(2 / 2)

“張小兄弟,你這是老夫的知己啊。老夫為官幾十載,苦口婆心,從萬曆朝一直說道崇禎朝,都沒有人聽。嗨,世人皆專注經史子集,把先人的話奉為經典。結果眾說紛紜,在朝堂上整日為了一些虛名吵來吵去。荒廢了民生,耽擱了戰局……”徐光啟說著說著不由得悲從中來,仰天長歎,老淚縱橫。”

“徐老!不要太難過了。”杜總督安慰道。

“失態,老夫失態了。”徐光啟提起袖子抹了抹掛在眼角的淚痕。

“是人才,本大人自然是要重用的了。不過雖然現在戰亂頻仍,本官也有一定的任免權限,但也得慎重行事,否則難以服眾。張林你既然說學過此書的內容,那就有徐老出道題考一考你,做的出來。就封你為官。徐大人,你來出題吧。”

“嗬嗬,那老夫就倚老賣老考考這位年輕人吧。先考考你的計算能力。東村的郭先生養羊需要草料,每月需要一百二十三斤,問你一年需要草料多少斤啊?”

張林一聽,當我是小學生啊,拿起筆,在紙上刷刷打了個草稿,就得出了答需要一千四百七十六斤。這數字一出徐老的眼珠子都要冒出來了。要知道中國古時候隻有珠算,沒有筆算。直到利瑪竇來後,才將筆算之法傳入我國,由李之藻寫成《同文算指》一書。但知之者勝少。

“天才啊,真是天才啊。天佑我大明。”徐光啟仰天長歎,眼淚忍不住又流了下來。

杜總督也是一驚,這種數學題目,他也常讓賬房先生算過,但賬房先生隻會珠算,往往撥了半天,才能得出結果,還常有所紕漏。每次當他訓斥賬房先生時,賬房先生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訴說乘法計算的不易。

“老夫還有一道難題,似乎暗含天道,困惑了老夫很久。若張賢弟能夠窺測天機,告訴老夫。老夫死而無憾。”徐光啟感歎道。

“徐大人盡管說吧。張林盡力做就是了。”張林聳了聳肩膀,暗自歡喜。這就是差距啊,在古代,老子可以成神了!

“以張賢弟的才學,必然知曉奇數、偶數的概念吧?”徐光啟問道。

“知道,知道。”張林心想低調也不行。

“幾何原本上說任何一個奇數減去一個偶數都必為奇數;而一個奇數減去一個另一個奇數則必為偶數。老夫想了很久,也驗證了多次。雖然每次驗證結果都與這句箴言相符,但就是不清楚為什麼。利瑪竇在世時跟我解釋過幾次,但我卻總是不得要領。不知張賢弟是否知道。”徐光啟客氣的問。

張林拿起筆來刷刷在宣紙上寫出了奇、偶數的定義“2n+1,2n。”然後向徐光啟解釋起來。

“證明的關鍵是在奇偶數的定義,一者為2n+1,一者為2n,也可以寫作2m。一個奇數減去一個偶數可以表達為2n+1-2m;等價為2(n-m)+1;故為奇數……”

“等等等等。張賢弟寫慢點。這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一個半圓又可以等於兩個半圓連在一起……”

“這不是半圓,這是n。對了你不懂英文。麻煩了哦……”

張林和徐光啟一老一少圍繞一張宣紙比劃來比劃去,偶爾張林寫一個奇怪的符號,都會引起徐光啟連連的詢問。徐光啟一會眉頭緊鎖,一會又喜笑顏開。旁邊的杜總督和撒之浮看到這一幕連連稱奇,自然對張林佩服不已。

眼看已經過了大半個時辰,徐光啟想要直起身子,卻感到一陣酸痛。張林連忙給他錘了錘背,按摩一下。徐光啟這才站立起來,“年紀老了,不服輸不行啊。感謝張賢弟盡消我心中疑惑。”

“沒什麼。徐老如此歲數,依然才思敏捷,身形矯健。小生我是佩服的很了。”張林客氣了一下。他現在心情很好,能有機會給大數學家講課,如果能回到21世紀,那是多麼有麵子的故事啊。

這時候杜總督放下茶碗,走了過來。“你們這一老一少一聊就是一個時辰。看樣子張小兄弟才高八鬥,是個難得的人才。這可為難本帥了,封你個什麼官好呢?”

杜總督手指翹著紫檀書桌,除了“啪啪啪啪”的聲音外,一切都安靜下來。徐光啟還在思索著張林所講,看樣子還要理解消化一下。張林和撒之浮也在邊上站著不說話。這時候就體現出官員的威力了,學術再好也沒用,最後還是我說了算。

忽然就聽見淒慘急促的聲音從外麵傳來,“大人,不好了。趕往梅縣上任的王縣令遭到不明身份歹人的伏擊,已經殉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