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到這裏,其實筆者的心裏是有疑問的,一個很大的疑問。奴大欺主的事情筆者聽說過,但是在以奴隸主為尊的商朝,一個奴隸出身的伊尹,居然能夠把商帝太甲都給流放了,筆者還是覺得有些匪夷所思。簡單的一句話來講,伊尹這麼做是對奴隸君主權威的挑戰,同時也是對整個商氏的巨大挑戰。同時,這件事情違背了三代時期的主流規則,事件的背後或許得有點什麼事,究竟又會有些什麼事呢?
筆者認為,伊尹要做成流放商帝太甲這件事,最少得在身份、地位、實力和勢力這四個方麵要有說服力。首先來看身份,伊尹的奴隸出身我們已經知道了,或許因為輔佐有功,商帝大乙廢除了伊尹的奴隸身份,並且給了他一塊封地。有了封地,伊尹就從奴隸搖身一變成了奴隸主,同時又因為在帝都擔任相這麼一個高官,地位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也就是說,最早在商帝大乙還活著的時候,伊尹就已經成為了身居要職的奴隸主新貴。但是新貴畢竟還是,作為新貴的伊尹又怎麼會有撼動商帝地位的實力呢?要知道,流放商帝太甲的行為,無異於直麵挑戰商氏的權威,伊尹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和底氣?伊尹不光有這個膽子,而且他還做成了,太甲被流放了三年,在這三年裏是誰在壓製著商氏。要說這是伊尹一個人的行為,打死筆者都不會相信!或許,給伊尹膽子和壓製商氏三年的,是同一個勢力,這個勢力就是與商氏結成婚盟的有莘氏。
筆者翻遍史料,打破腦袋,也隻能找到有莘氏這麼一股可能的勢力了。如果上麵的推測是真的,這之前和這之後的很多事情也都是能講通的。在三代以及三代以前,婚盟是高於胞盟的重要同盟,那麼作為婚盟,在討伐夏後履癸的行動中,有莘氏應該是商氏的同謀和同盟。在徹底打敗夏後氏,很多氏族並沒有向商氏歸服的意向,反而是奴隸出身的伊尹出麵之後,諸侯們才開始向商氏歸服的。在天下諸侯那裏,伊尹的麵子怎麼會比商湯還大呢?如果伊尹代表的是有莘氏,就能說得通了。不管怎麼說,有莘氏畢竟還是夏後氏的同姓氏族,在夏後氏當權的時候,有莘氏還是很有威望的。
在商氏終於能夠執掌天下的時候,作為曾經的風險投資人,有莘氏自然也要分享勝利的果實了。在商帝大乙在位的時候,還能夠壓製得住有莘氏,但是到了大乙的兒子輩外丙和仲壬那裏,他們倆隻能向著有莘氏有所妥協了。如今到了大乙的孫子輩太甲這裏,情況似乎更不好處理了。或許是因為商帝太甲年輕氣盛不願意妥協退讓,為了使本氏族的利益最大化,有莘氏隻得將太甲流放了。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