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九世之亂(2 / 2)

河亶甲帝死後,他的兒子祖乙繼位。祖乙帝即位後,又開始遷都,先是從相遷到了耿,後來又從耿遷到了庇,並且把他的弟弟封在了耿。在大彭與豕韋兩個氏族的幫助下,祖乙帝征服了東南方的蘭夷和班方。祖乙帝在位期間,巫鹹被任以重職,商氏的政權又興盛起來。看到這兒,或許有人會不屑:一個大巫而已,怎麼能給商氏帶來興盛?我們或許對巫的理解有些片麵了,除了祭祀鬼神這種活動,我們現在可以說它不科學之外,其實換個角度來說,巫掌握著當時最豐富的知識,同時也代表了當時先進的文化的。另外,在商朝那個時期,巫教的影響力極其廣泛,勢力也是非常大的。祖乙帝重用巫鹹,似乎代表著在祖乙帝時期,在商氏的政權與巫教的教義之間,實現了相互妥協和有機融合。

祖乙帝死後,他的兒子祖辛繼位;祖辛帝死後,他的弟弟沃甲繼位;沃甲帝死後,祖辛的兒子祖丁繼位;祖丁帝死後,沃甲的兒子南庚繼位;南庚帝死後,他的兒子陽甲繼位。南庚帝在位的時候,又將商都從庇遷到了奄。陽甲帝在位的時候,因為多年帝位的爭奪,奴隸主集團的勢力盤根錯節,商氏的內部已經相當混亂。

從中丁帝到陽甲帝,史稱“九世之亂”。這一時期的商氏,主要表現出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帝位繼承製度的不確定。反觀前麵的文字,我們不難發現,這一時期商氏的帝位繼承,有兒子繼承父親的,有弟弟繼承哥哥的,有侄子繼承叔叔的,還有堂弟繼承堂兄的,章法不是一般的混亂。正是這種帝位繼承製度上的不確定,商氏陷入了爭權的混亂之中,這種混亂,給商氏帶來了政治上的衰敗。到陽甲帝的時候,很多諸侯已經不給商氏上貢了。第二個特點是頻繁遷都。比如中丁帝遷都於隞,河亶甲帝遷都於相,祖乙帝先後遷都至耿、邢以及庇,南庚帝又遷都到了奄。第三個特點是頻繁的遷都導致商氏族人的離心。遷都是一個很繁瑣的事情,有很多係統性的工作要去做,頻繁的遷都給人民帶來了疲乏。同時,對於每一次遷都,在商氏內部總會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出現,隨著頻繁的遷都,這些不同的聲音就會越來越多。排除因為自然災害而遷都的情況,商氏曾經遷徙過的那些舊都城,總會留下不少的商氏族人,這樣,商氏新都的人口就會越來越少,而人口上的減少也間接導致了商氏的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