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殷商之名(2 / 2)

盤庚帝的搬遷政策,對中小奴隸主還有平民是有吸引力的,而對於那些膀大腰粗的大型奴隸主大老爺們,卻形同雞肋。所以,在第一批規模龐大的搬遷隊伍中,有少量的大型奴隸主,大量的中小型奴隸主,數量最多的還是平民和奴隸。這麼一支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開向了位於黃河南岸的殷。從盤庚帝的新都搬遷隊伍的構成中,我們不難看出,殷都將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都城。

搬遷的路途雖然艱辛,拓荒的工作固然也很困難,但是中小奴隸主和平民的創造力是不可小覷的,商氏的新都殷很快就小有規模了。在新都逐漸發展起來之後,那些依然固守舊都奄的奴隸主們,終於有一些坐不住了,開始收拾家當向新都殷搬遷。隨著越來越多的奴隸主搬遷到位,有了足夠多的財貨和奴隸之後,新都殷也有聲有色地發展起來了。不得不說的是,雖然都城搬遷過很多次,但是殷都在商氏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重要到無與倫比的程度。也正是因為殷都的重要,和商氏曾經在殷都創造過的輝煌,自盤庚帝開始,商氏開始以殷人自居。在如同帝堯被稱為陶唐氏類似,自此之後,商氏就可以被成為殷商氏了,這也是我們後世稱呼商朝為殷商的由來了。

當然,在遷到殷都之後,商氏並不是風平浪靜到沒有任何挑戰和挫折。作為君主,盤庚帝不僅麵臨了新的挑戰,而且這種挑戰還很多,這些挑戰來自於殷周邊的其他氏族,也就是俗稱的戎。對於這些戎族原住民來說,新搬來的商氏無疑就是侵入者,而對於侵入者,戎族原住民自然就不會很友好。所以,商氏與這些戎族原住民之間的摩擦與衝突自然就不會少,甚至還會發展成小規模的戰爭。對於剛剛站穩腳跟的商氏來說,與戎族開戰無疑是最壞的結果。為了避免開戰,盤庚帝祭出了商氏的兩大法寶,手工業和貿易。通過貿易,商氏將本族生產出來的精美青銅器和陶器,帶到周邊的戎族原住民那裏,並從他們那裏換回了商氏繼續的物資。靠著這兩件法寶的良好運用,盤庚帝為商氏爭取到發展壯大所急需的空間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