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帝國大廈的傾覆一(1 / 2)

前一章裏,我們分析了周氏聯軍攻進朝歌城之前,微子啟、比幹和箕子的基本情況。同時也通過一些史料佐證,周氏攻進朝歌城之前,微子啟與周氏之間簽訂過一個秘密的盟約。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在周氏取得政權之後,他們或者他們的直係族人,又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周氏掌握政權之後,箕子帶領自己的直係族人和奴隸,遷徙到今天的遼東地區及朝鮮,建立了箕子朝鮮。周氏克商之後,微子啟就安排人趕著羊群犒勞周氏的軍隊,他自己卻手拿祭祀用的茅草,在姬發的軍門前跪地前行,謝罪投降。到了“三監之亂”平定之後,微子啟被封在宋國,微子啟去世後,弟弟微子衍繼位,也就是微仲。史料上對於比幹直係族人的情況,卻沒有明確記載。分析到這裏,我們或許就可以確定,微子啟就是商氏內部與周氏密謀的主謀之人了。另外筆者再申明一下,我們的分析隻限於盡量去追尋真相,而不刻意去區分善惡好壞。

而且,商氏內部大貴族的叛變情況,似乎比我們目前分析到的還要嚴重得多。微子啟、微子衍與商帝辛是親兄弟,微子啟私下裏與周氏簽訂了盟約。從周氏掌握政權之後,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奴隸主大貴族這一點來看,微子衍也逃脫不了叛變的嫌疑。如果說,微子啟是與周氏密謀的主謀,那麼微子衍就是從謀了,而且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從謀,因為他一手策劃了商軍在牧野之戰的潰敗。在牧野之戰的時候,微子衍可是七十萬商軍的總指揮,如果連軍隊的總指揮都已經通周叛變了,在十萬周軍麵前,七十萬商軍會一觸即潰,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析完微子啟,我們再來看一下與周氏簽訂盟約的另一個人—膠鬲。史料中能查到跟膠鬲相關的,大概有這麼幾個事情:膠鬲是一位大鹽商,曾經被姬發舉薦給商帝辛,膠鬲與周氏簽訂了盟約。而且在姬發第二次盟津會盟的時候,膠鬲也曾出現過,而且膠鬲這次出現也非常有意思。當時的事情大概是這樣的:在得知姬發二次盟津會盟的消息後,商帝辛於是就派膠鬲去打探消息。在遇到周氏的軍隊後,膠鬲向姬發問道:“西伯要到什麼地方去?”姬發回答:“到殷地去。”膠鬲又問道:“什麼時候到?”姬發回答:“甲子日到殷城外。”於是膠鬲就回去向商帝辛複命了。

先不說,膠鬲這種打探敵軍消息的方式如此直接,姬發對膠鬲毫無隱瞞,而且姬發對膠鬲還非常配合。據說,在膠鬲離開周軍營帳之後,天上下起了大雨。姬發命令全軍冒雨急行軍,軍師薑子牙認為這樣不妥,姬發卻解釋說:“膠鬲已經回去複命,如果我們不能準時到達,膠鬲一定會因此犯上欺君之罪而被殺。我們一定要準時到達,才能救得了膠鬲。”姬發對膠鬲的極度配合,還有對膠鬲生命的擔心,確實也太過奇特了。這樣的奇特情況,也隻能通過周氏與膠鬲簽訂盟約,才能解釋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