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所有齊軍將士齊齊閃立兩側,讓出一條通路,十數名身著精製鎧甲的高大侍衛快步走了出來,閃立兩旁,同時將劍鞘內的寶劍“哐啷”一聲抽出一半,氣宇軒昂的挺身而立。
從精銳侍衛的身後,緩步走出一人,隻見他身材不算高大,甚至有些瘦弱,麵色白皙,氣質極為儒雅,若不是身著甲胄,倒是像極了一位讀書趕考的秀才。
田忌早已翻身下馬,向來人深深一拱,恭恭敬敬說道:“末將田忌參見大將軍。”
田忌行禮半響,大將軍卻沒有半點回應,納悶之下抬起頭來望去,卻見大將軍正呆呆望著自己的身後,臉上表情卻是奇怪異常,一雙眼睛睜的極大,嘴巴微微張開,渾身上下竟然有些顫抖,彷佛受到了極大的驚嚇,卻又好像天降異喜一般。
田忌順著大將軍的目光回身望去,卻見那個貪生怕死的魯軍主將此時也呆立著,雙目竟然含著淚水,身軀也在微微發抖。
田忌急忙對徐子安厲聲喝道:“見到我家大將軍,還不叩頭行禮。”
田忌話音剛落,忽見大將軍快步走過自己身旁,猛然單膝跪地,高聲喊道:“師兄。。。”聲音竟然劇烈顫抖著,已帶著哭腔。
田忌和四周齊軍全部目瞪口呆的立在那裏,個個都懷疑自己是否看到的是幻象。
大將軍便是孫臏,他來到齊國雖然隻有數月,但他所作所為無人敢不景仰——孫臏祖籍本是齊國人,從鬼穀回國後便自薦領軍,在鄒忌的引薦下,於王宮受到齊王召見,二人一見如故,竟然暢談三日兩夜,齊王上朝後第一件事便是將大將軍印信交與孫臏之手,
而孫臏也沒有辜負齊王的重托,剛一接手大將軍之職便著手整頓軍務。
孫臏清楚的看到,齊軍並不缺乏兵源,齊國人口在眾諸侯國中僅次於楚國,人口密集度更是位列戰國之首,僅國都臨淄就可招募20萬大軍,但齊軍作戰卻經常失敗,甚至連魯國、衛國這樣的小國也膽敢攻伐齊國,而齊國若不是倚仗四麵的險關險地,早已被其他強國攻破。
孫臏向齊王剖析了齊軍經常失敗的原因,一共有三:
其一、百姓富足,故士兵作戰無人用命,戰事順利還好,一旦遭受挫折或者出現鏖戰的局麵,齊軍便會出現逃兵,甚至勝負未定的時候便忽然出現大潰敗的情況,所以常常有十幾萬齊軍被敵人幾萬人打的到處亂跑的尷尬局麵。
針對這一點,孫臏首先便在齊軍中嚴明軍紀,製定嚴格的軍法,但為了適合齊國人的特質,孫臏製定的軍法並不能像秦國和趙國那樣殘酷——動輒就是斬首肉刑,齊國百姓富足,而最怕就是失去土地和財富,所以孫臏的軍法中,除了臨陣脫逃和違抗將令等重罪以外,大多是以經濟懲罰為主,比如剝奪土地,剝奪財產等等,並且施行將軍監查製度《考連律》:士兵犯罪,小校就要受到懲罰;小校犯罪,校尉就要受到懲罰,以此類推。隻有長官及時發現並對有罪的下屬進行懲罰,才能減輕自己的罪刑。同時,每個作戰單位,一人犯罪,其他人若是知情不報,也屬同罪,知情上報,則會受到嘉獎。
其二、齊軍作戰裝備過時,按理齊國非常富庶,武器應該是諸國中最優良充裕的,但事實上齊軍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卻可以說是諸國中最為落後的,騎兵極少,戰車不堅固,劍戟材質粗陋,在戰場上常常出現一次衝殺之後便需要重新換裝武器的情況。
針對這一點,孫臏首先奏請齊王加大軍事方麵的支出,從他國引入優秀的工匠、鐵匠和木匠,以此提高齊國的武器製造水平,但是,戰國時期的匠人並不是自由人,而是歸屬各個國家的匠籍,處於官府的嚴格控製之下,所以齊國便派出上大夫淳於髡賄賂趙國、梁國和楚國的邊邑大夫,買入大批的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