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2 / 3)

家昌慨然道:“今夜得遇英豪,願坦陳所見:昔日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今日你我且於月下共論天下事!家昌雖厭讀書,卻甚愛讀史。家昌發現:中國五千年曆史,不是直線向前發展,仿佛江河中之旋渦,總是在旋轉中前移:西岐乃貧瘠閉塞之地,相對殷商而言,不可同日而語,然而武王卻能戰而勝之,此是遠古之事;宋朝時,我中華經濟文化之發展水平,與蒙古相比,可謂雲泥之別,可我大宋朝卻被處於原始社會的、野蠻無知的化外之種族推翻;中華民族發展到明朝時,經濟文化又到一個新的高度,卻也被野蠻無知的、尚未教化的民族所吞並,使我遭受兩次亡國之辱。這就是‘文明’總被‘野蠻’欺!家昌以為:一種製度,一個政權,如果不思進取,不去革新,它就會慢慢的僵化,直至腐朽,那它是沒有力量抵抗新生力量的打擊。今華夏凋敝,群雄爭霸,擁兵自為,各欲統一國家。家昌愚見,北方苦寒,自古民性淳樸,剛性好鬥,若是打仗,南方必不是對手。曆史上從無南方統一北方。”龔楚道:“朱元璋自南而北,驅除蒙人,創立大明,當何解釋?”家昌不屑道:“朱明既據華夏,然敵國環伺,夙夜兢兢,何言統一!”龔楚笑道:“當今局勢,廣州無力統一北方乎?”家昌道:“北人雖能戰,然北方政權衰落,必不是廣州新生代之對手。若廣州政權駕馭北方民力,則足以觀成敗。”龔楚仰天對月笑道:“局勢變幻無常,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也!然當今亂世,卻是英雄用武之時。華夏之內,必有英雄出,一舉而定乾坤。古人有金石之言:良禽擇木而棲,人擇明主而事。識實務者為俊傑,請兄弟將此話置於心底。”家昌道:“多謝福昌兄,家昌知了。”

龔楚起身,俯視武江,慨然歎道:“今年粵北大旱,樂昌尤烈,農民失收,鄉人取白泥充饑。災民麵如菜色,民無食必反。此時若有英豪舉臂呼,應者必踏破街巷。我欲與陳德釗成立樂昌農民協會,願兄弟傾力相助。”家昌慷慨應承:“隻要是利民之事,家昌在所不辭。”龔楚不經意地問:“聽言昌儒是共產黨員?”家昌道:“前幾日剛成立。”龔楚道:“與上一級有聯係麼?”家昌道:“何為上一級?我就是上一級!”龔楚大笑,意味深長道:“兄弟乃純良之人也!與昌儒結識,乃龔楚之幸。——共產黨之事,切勿為外人知。處世應用智,圓若用智,唯圓善轉,遇事隨機應變,切勿浮躁淺露。當今官場,多有圓滑詭譎之人,兄弟應克己慎行,勿為奸人所乘。”家昌道:“福昌兄之教誨,家昌謹記於心!”龔楚道:“我欲組織一支農軍,由你來領頭,未知兄弟願意相幫否?”家昌大喜道:“我亦有此意,我決不負福昌兄所托。”兩人聊至深夜,酒盡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