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王趙治素有賢王之名,今日雖說是在府上大擺筵席,可是這上上來的菜肴卻簡單得很,並不是人們想象中山珍海味,珍饈饌玉。不過,菜肴雖然簡單,可經過皇宮首席禦廚張師傅整治出來後,卻比之山珍海味更讓人吃的滿意。也隻從這點上,便可以看出,這王爺畢竟是有王爺的氣派。
這與其說是酒宴,其實還不如說是現如今的茶話會。大家聚在一起,吃點點心小菜,喝點小酒。這重點不在一個宴字,而在那個會字上麵。把手言歡,共商國是。
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戍時,這酒宴也過去了大半,到了尾聲時分。如果要以皆大歡喜為標準來衡量一次宴會的成功與否的話,那懷王今次做的卻算不得十全十美,還略有瑕疵。
其他人是否滿意不知道,但至少傅青石是有點失望的。傅青石之所以能夠成為新科狀元,可是說全是拜懷王之功。因此在他心中,已經把自己看作了是懷王門生,而不是像其他人一般,拜在考官的門下。
此次來,本是希望能夠得到懷王指點的,順便探探朝廷此次對自己不公的安排,是不是有什麼深意在其中。可是那知道,在整個宴會過程中,除了剛開始的時候,禮節性的和他說了幾句官麵上的話外,就在沒有和他多說,更沒有什麼格外的禮遇。
這讓傅青石一時間更是迷惑了,難道自己先前所猜的都錯了?可是不會啊,如果不是猜的那樣,那為何自己這個狀元比別的狀元都要吃虧?帶著這樣的疑惑,整個晚上傅青石都是吃什麼什麼不香,喝什麼什麼味淡。
而更讓他心裏不是滋味的,原來這次宴會居然是為了一個隻會做兩首歪詩的小子而辦的。難怪今晚請來的都是朝中翰林,學士一流啊!傅青石將酒杯在桌上一頓,悶悶不樂的樣子,心中頗為不服。
不過他雖然不高興,可李逸卻是如釋重負,酒喝起來也格外的輕鬆。隻因為懷王並沒有要他今晚當場作詩。這一來,他沒了顧忌,當然高興了。
酒宴剛開始的時候,懷王便把他隆而重之的介紹給個眾位來客,並且還把他譽為一代詩仙。這話一出口,眾人自是不信。懷王也不急,笑吟吟慢條斯理,把李逸白日所做一文一詩當場背誦了一遍。結果可想而知,他一文一詩剛落地,滿座驚嘩。在座的都是識貨之人,自然知道這一文一詩的份量。紛紛稱讚,果然不愧詩仙,實至名歸啊!
當場還有人不服,要求李逸露兩手來瞧瞧。這下,李逸真真是慌了,露兩手他到不怕,反正肚子裏還記得的詩詞還多得很,不要說兩手,就是三手四手也是張嘴就來。可他卻不敢啊,誰知道自己肚裏的詩詞人家是不是聽過的?要是不小心背出來一首,被人認出是剽竊他人之作的話,丟人還是事小的,他從此就得背上欺世盜名之名,走那裏那裏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