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章 一二八淞滬抗戰(一)(2 / 2)

一、市長向總領事道歉;

二、逮捕處罰凶手;

三、賠償醫療費用及撫慰金;

四、取締排日活動,解散上海抗日救國會及各種抗日團體。

1月22日,日本第1遣外艦隊司令官鹽澤幸一少將也發表聲明,借口《民國日報》在報道20日日人暴行時,有“日浪人藉陸戰隊掩護”[日浪人指無正業到處流浪的日本人。]等語,要求中國方麵反省。由此,《民國日報》於1月28日被公共租界工部局封閉停刊)。並聲言,如不接受日方要求,將采取適當手段,以“保護帝國權益”。同時,虹口一帶的日本海軍陸戰隊,舉行武裝示威,並派飛機在三友實業社上空盤旋;虹口公園附近的日軍和北四川路一帶的日本浪人,更是身藏武器,到處亂竄,隨時準備挑起事端。

田中策動在上海進行瘋狂挑釁的同時,日軍也在積極進行武裝進攻上海的準備。

隨著上海局勢的日益緊張,日本海軍大量增兵上海。日本海軍除“九·一八”事變後陸續駛抵上海的軍艦外,於1月21日從吳港派出巡洋艦“大井”號和第15驅逐隊(驅逐艦4艘)運載第1特別海軍陸戰隊450餘人和大批軍火,於23日抵達上海。

24日停泊於旅順港的“能登呂”號特務艦也駛抵上海。

28日,又從日本國內急調第1水雷戰隊(旗艦“夕張”號巡洋艦率第22、第23、第30驅逐隊,共有驅逐艦12艘),運載第2特別海軍陸戰隊460餘人抵滬。

至此,日軍在上海集結了軍艦23艘,飛機40餘架,海軍陸戰隊1830餘人及武裝日僑三四千人,分布在日租界和黃浦江上。

隨著日軍增援部隊的到達,日方態度更加強硬,並為挑起事變製造新的借口。1月24日,日本特務機關派人放火焚燒了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在上海的住宅,誣稱是中國人所為。

1月27日,村井倉鬆向上海市長吳鐵城發出最後通牒,限於28日18時以前,給予所提四項要求以滿意答複,否則日方將采取必要的手段。

日本帝國主義的蠻橫行徑,更加激怒了上海人民,上海各抗日團體立即組織示威,到市政府請願,要求國民黨政府對日絕交,堅決反對市政府接受日本的無理要求。

麵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挑釁,國民黨政府授意上海市政府對日退讓,以求通過妥協來息事寧人。1月23日,行政院長孫科致電上海市長吳鐵城,稱:“本日下午與汪、蔣兩先生詳商應付上海事件,僉主我方應以保全上海經濟中心為前提,對日方要求隻有采取和緩態度,應即召集各界婉為解說,萬不能發生衝突,致使滬市受暴力奪取。至不得已時,可設法使反日運動表麵冷靜,或使秘密化,不用任何團體名義,憚無所借口,請即秉此旨妥密進行為要。”

上海市政府秉承國民黨政府的旨意,執行對日妥協退讓政策,處處遷就日本的無理要求。日本和尚“被毆”事件發生後,上海市政府立即命令市公安局限期緝拿凶手歸案法辦。1月27日,上海市長吳鐵城令市公安局取消上海各界抗日救國會。但村井倉鬆堅持非下令將凡是有抗日字樣的各種團體一律解散不可。

上海市政府經電呈國民黨中央當局請示後,於1月28日13時45分,在《為日僧被毆事件複日本駐滬總領事村井倉鬆函》中,全盤接受了日本的四項無理要求,甚至還不惜誣蔑上海抗日救國會:“來函所提關於取締抗日運動一項,現查本市各界抗日救國委員會有越軌違法行為,業經令行政主管局將該會取消,以維法紀。關於此類之越軌違法行為,本市長仍當本法治精神令行取締。至其他各抗日團體,並已令局予以取消。”

然而,蓄意在上海製造事端的日本帝國主義,並不以中國方麵全部接受其無理要求為滿足,28日20時30分,日本第1遣外艦隊司令官鹽澤幸一又發出新的通牒:

“目下上海租界內外人心動搖,形勢不穩,時刻惡化,工部局已經宣布戒嚴,而各國軍隊亦已嚴密戒備。帝國海軍鑒於多數邦人住居閘北一帶,為維持治安計,敷〔欲〕以兵力配備該處,以負保安之責。本司令希望中國方麵應將閘北方麵所有中國軍隊及其敵對設施從速撤退。”

而且,在尚未得到中國方麵答複前,日本駐上海的海軍陸戰隊就於1月28日23時30分,按預定作戰計劃,向閘北中國駐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日本帝國主義蓄意製造的“一·二八”事變,在日軍不宣而戰的情況下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