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他的最後通碟被全盤接受之後發動戰事,首先就違反了國際法。他以租界作為進攻中國人的基地,破壞了租界的傳統的地位。他沒有預先警告非戰鬥人員就轟炸一個人口稠密的城市,從而違背了國際慣例。而且他公開對華開戰,自然是撕毀了一切國際和平條約。斯諾的評論,揭露了鹽澤的驕傲和狂妄,同時也是對日本帝國主義踐踏和平、發動侵略戰爭罪惡行徑的譴責。
2月7日,野村乘“出雲”艦到達上海,混成第24旅團亦到達吳淞口。上海陸戰隊為接應第24旅團登陸,9時起向吳淞鐵路碼頭以西的楊家宅、曹家橋一帶的第19路軍陣地進攻,但均被擊退。14時,第24旅團在艦炮火力支援下實施強行登陸。到18時,其先頭第46聯隊之第1大隊占領了灘頭陣地,主力陸續登陸,集結於徐家宅附近。
這時日軍的指揮係統是:海軍第3艦隊司令官野村吉三郎中將指揮上海地區的海軍及陸軍第24旅團,而植鬆煉磨少將指揮的海軍特別陸戰隊則歸陸軍第24旅團長下元熊彌少將指揮。各部隊的分布位置為:第24旅團位於蘊藻浜右岸地區,其司令部在軍工路水廠附近;海軍特別陸戰隊位於江灣至八字橋以東的淞滬鐵路線上,其指揮部設在虹口公園附近;海軍陸戰隊在閘北地區;臨時飛機場在公大紗廠附近;第1航空戰隊之航空母艦泊於白龍港口外,其餘各艦隊分布於長江及黃浦江口。第3艦隊司令部設於“出雲”號旗艦上,野村則住在禮查飯店。
根據敵情變化,第19路軍也重新作了部署:
(一)第60師擔負北站、閘北亙江灣之線,以一部守北站、閘北,主力集結於大場鎮東南一帶地區,相機迎擊由黃浦江進犯之敵,並與第78師翁旅(第156旅)切取聯係。
(二)第78師翁旅(欠第6團)死守吳淞,並在北新涇、真茹之線,對中山路—曹家渡方麵警戒。
(三)第61師以1個團控製於羅店,派出一部至瀏河—小川沙沿岸一帶警戒江麵。主力則應於8日拂曉前集結於劉家行至大場一帶地區。如瀏河、小川沙方麵無敵蹤發現時,應相機策應第60師。
(四)第88師及第87師宋(希濂)旅為預備隊,位於南翔、江橋鎮間。
(五)憲兵第6團擔任南市—高昌廟—龍華一帶警戒;稅警總團王賡旅古團擔任虹橋、北新涇之線警戒(8日拂曉前接防完畢),歸區(壽年)師長指揮。
8日拂曉,日軍向守軍陣地發起全麵進攻:第24旅團以主力進攻吳淞鎮,以一部兵力偷渡紀家橋,迂回至吳淞守軍後路;海軍特別陸戰隊向江灣、八字橋進攻,企圖截斷吳淞與閘北間的聯係;海軍陸戰隊向閘北守軍陣地進攻。在第19路軍的英勇抗擊下,各路日軍均被擊退。9日,第19路軍第60師一部兵力從江灣方向秘密迂回至閘北日海軍陸戰隊陣地右翼,發起突然襲擊,日軍當即陷入混亂。野村急令特別陸戰隊乘汽車增援,方免被殲。
日軍第9師團於2月9日、10日從吳港出海,預計13日可抵上海。下元熊彌為接應該師團在黃浦江登陸,令第14聯隊的第2大隊附屬工兵中隊於13日經紀家橋強渡蘊藻浜,占領沈家宅附近地區。13日拂曉,該大隊在煙幕掩護下,通過工兵所架浮橋突至蘊藻浜北岸。第19路軍第61師之第121旅乘日軍立足未穩發起反擊,將其包圍。下元急令第24聯隊之第1大隊前往增援,以接應其退回南岸。第19路軍猛烈攻擊,激戰一晝夜,至14日晨,日軍方得以脫圍退至淞滬鐵路附近。在第24旅團向蘊藻浜進攻的同時,日海軍陸戰隊亦向閘北及八字橋西的第19路軍陣地實施牽製性進攻,但均被守軍擊退。
日海軍第1航空戰隊於2月初到達上海後即投入戰鬥,除直接支援地麵部隊作戰外,還對閘北、真茹、南翔等地進行轟炸。2月5日,日機轟炸真茹時被守軍高射炮擊落1架。當日9時,中國航空第6隊隊長黃毓沛率第6、第7隊9架飛機從南京轉場上海時,在昆山縣上空與由平林長元大尉率領的、從“鳳翔”號起飛的3架攻擊機和由所茂八郎大尉率領的3架戰鬥機遭遇。雙方進行了短暫的空戰,平林的座機被擊傷。當日中午,在上海附近上空還曾發生兩次空戰。這是中日兩國曆史上第一次空戰。由於雙方飛行人員均缺乏實戰經驗,協同較差,基本上形成單機混戰。中國飛行員雖很勇敢,但飛機陳舊,飛行員又缺乏係統的訓練,所以在空戰中常處於被動,損失飛機1架,傷1架。當時報道擊落日機2架,但一直未能發現日機殘骸,未能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