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彥超的話說完之後,群臣中開始悄悄議論起來。
前開封尹侯益,也站了出來,奏道:“此次郭威率鄴城軍前來,勢不可擋,應該閉城堅守,挫他銳氣!再請郭威等人留在京都的家屬,最好是他們長輩、妻子,登城招降,方可不戰自下啊!”
可憐那老實的侯益,郭威的家人早已屠戮已盡,尚不得知啊!
慕容彥超聽了這話,內心之氣更是不順,指著侯益叫道:“此乃懦夫愚計!叛臣入犯,理應發兵聲討,先聲奪人,一味堅守不出,必壞了士氣。況且叛軍遠道而來,我軍以逸待勞,必能取勝!”
漢主承祐一聽,雖然慕容彥超此番舉止不合體統,但所說的也不無道理,思量一番朗聲說道:“慕容將軍不愧久戰沙場,見解甚是深刻,然而侯愛卿思考問題全麵,所說的話也不無道理。這樣吧,暫且退朝,多派斥候,打探清楚,再擇日出兵,抵禦叛軍!”
幾天之後,又接得緊急軍報,郭威率軍已到封邱(就是現在的河南封邱),封邱距都城汴梁不過百裏。
宮廷內外,得知消息,驚慌不已。
郭子這天也在外麵,因為好幾天下去,不見那人蘇醒,郭子覺得光喂事物不行,還是要喂藥的。可現在郭府隻剩一堆廢墟,別說是錢了,別的任何值錢的東西也沒有。沒有辦法,郭子這麼上街晃蕩,看看有沒有什麼奇遇,能給那人搞到一點藥。
路過街上,郭子也聽說了郭威正帶兵前來,聽到郭威的名字,郭子心裏還是有一點點小波動的,畢竟剛到這個世界來,郭威算是和他關係最近的一個了。
郭子心想:要不要出城找他呢?這樣不用再風餐露宿,那受傷之人也好及時醫治。看了看自己的身體,又轉念一想:我現在這般模樣,他怎麼會見我呢?況且貿然進入軍營,又沒有憑證證明身份,當成細作抓起來就完了。
想來想去,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繼續在街上碰運氣。
皇宮後宮之內,李太後也有所聽聞,想到前番皇帝帶人前來時,自己苦勸無果,不禁潸然泣下,嗚咽道:“皇帝本就年幼,心性未成,誤聽他人之言,現在遭受此禍,後悔不已啊!”
此時的朝廷之上又是一番激烈爭論,商定下來決定馬上出兵,但禁軍之中情況卻不盡如人意。
禁軍之中原有一些是郭威的手下,都聽聞郭威的大名,對於此次出征郭威,底下的好多士兵心裏沒底。
李業等人得知此事,心想: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郭威等人進京,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阻止他。
想到這裏,李業又進宮麵聖,說道:“陛下,今郭威率叛兵前來,禁軍中部分之人畏手畏腳,士氣不振。但人言: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請陛下傾盡府庫,犒賞禁軍,必能是軍心大振,剿滅郭威易爾。”
左丞相蘇禹珪一聽,急忙反駁道:“府庫一傾,國家將用什麼支出?”
這蘇禹珪,字玄錫,年少時就刻苦學習,性情謙和,虛襟接物,頗通儒學,後來考中進士,進入仕途。劉知遠做河東節度使時,得益於他奏為兼判。後來,劉知遠在汴梁建立後漢朝之後,他由觀察推宮擢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右仆射、集賢殿大學士,與蘇逢吉並相。與蘇逢吉不同的是,蘇禹珪純厚忠實,不似蘇逢吉那麼奸詐,所以聽到李業的話,他立刻起來反對。
此話一出,急得李業頭筋爆綻,深深對蘇禹珪看了一眼,說道:“蘇相國,此時在像你這等迂腐,恐天子難以顧全,到時你擔待得起嗎?”
漢主劉承祐自知此時再無挽回之地,必須一條路走到黑了,同意了李業的請求。
於是打開倉府,取出錢財,分賜禁軍,將校每人二十緡,下軍每人十緡(一緡就是一串錢,唐末五代是一串錢是一千文)。
得到犒賞之後,慕容彥超入朝奏請道:“陛下慷慨仁義,犒賞三軍,將士們無不感念聖恩,士氣高漲。現在看來,那鄴城軍不過一群螻蟻,禁軍將士沐浴聖恩,必會勇往直前,克敵製勝,願陛下勿要憂慮!
聽完之後,後主劉承祐甚是欣慰。
隨即命人擬旨,正式命令:慕容彥超為前鋒,前鄧州節度使劉重進,與侯益為後應,出兵以拒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