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章 閣樓論事(2 / 2)

李汝蘅道:“宋先生此話和我祖父相似,隻是小生覺得,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任何官府,官員都需要有法,有理才行吧,雖說商人低人一籌,見官矮上三級,但也不能沒有王法,任意刮撥家財阿。”

宋獻策搖了搖頭,歎了口氣道:“汝蘅阿,你還是一般的書生見識,在下雖是不才,但也熟讀史書,走遍全國,見過的事情多了。咱們大明朝開國之初,剛剛殲滅暴元,國力衰弱,太祖為國庫空虛發愁,就連京師南京城牆的修複,都沒有錢糧,後來多虧當時的富商沈萬三出資才可完工.......”

這宋獻策一時說的興起,全然忘記了自己麵前還有位當今的皇上,那可是說他的祖宗阿,這不是要了引來殺頭之罪嗎,這李汝蘅也是挺入迷了,沒有反應過來,夏雲呢,一樣!

唯獨這三毛子腦袋清醒,不住地使眼色,要求宋獻策別講了,可那宋獻策正說到興頭呢,那顧得上這個,急得那個三毛子,不知道怎麼辦。

“再說,這沈萬三和太祖皇帝還是拜把子兄弟呢,太祖皇帝掃平宵小,蕩滌華夏之時,沈萬三出了不少巨資充作軍糧,幫助太祖皇帝定鼎江山,太祖皇帝對其也是賞識有佳,允許他可以在大明國內任意做生意,沈萬三為人豪爽,待人寬和,頗有名勝,不出十數年變成了大明首富。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瞬而至然,太祖皇帝因頒布禁海令,禁止民間出海商貿,沈萬三人為此法不妥,便直言上諫,可太祖皇帝未聽,無法沈萬三私自出海商貿,引太祖震怒,斬立決,全家發配邊疆,家資罰沒。”

說到這裏宋獻策停頓了一下,喝了口茶潤了潤,“就這樣,堂堂大明首富,那可是富可敵國,被太祖皇帝一道聖旨說殺就殺,家財全部充公,肥了官家了。全家人死的死,傷得傷,好好的就這麼沒落了。

所以說你祖父讓你們考功名是對了,畢竟那才是正當的出路,天下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至理名言,至理名言阿。

隻是這大明官家難進阿,沒有錢財,不能進,沒有關係,不能進;不會阿諛奉承,不能進,所以呢,在下我也隻是一個秀才而已。”

說完一副懷才不遇的樣子,自己唏噓不已,而這李汝蘅則陷入了沉思狀態,思考宋獻策講過的話。那邊宋獻策自顧自個兒的感歎,這邊三毛子可就著急了,這麼議論太祖皇帝,如果這皇上發起脾氣來,那不就是又要人頭落地,想著就偷偷地瞧了一下夏雲。

隻見夏雲先前聽得有些興趣盎然,到了後來,越發覺得有些不對勁了,慢慢地臉色不太好,眉頭也皺了起來,這下將三毛子嚇壞了,爺肯定要發火了。

果不其然,夏雲麵色冷淡,語氣冰冷,“原本以為宋先生,才高八鬥,腹內定有一番不同尋常的見解,沒想到除了隻有對朝廷,對皇家先祖的調侃,不敬之外,並無更多的學問,真是讓人失望之極。

“還有宋獻策,你今日公然妄議太祖皇帝,攻奸朝廷政策,亂言邪說,這是大不敬,大逆之道,朕要拿你問罪。”說到後來,夏雲已經是隻呼大名怒斥了。

這一下將大家夥兒嚇壞了,宋獻策一聽就知道壞了,隻顧自己說著樂和,急著想要表現自己,沒想到犯了忌諱了,忘記了前麵站的是誰,當下驚出一身冷汗,全身緊張地跪倒在地上,口呼萬歲尋求饒恕。

聽了夏雲的話,李汝蘅也覺得宋獻策過分了,不知道是不是能夠免除死罪,替他擔心,隻是不自覺地跟在後麵跪下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