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冬瓜切塊非常講究,去皮後要裁成一塊塊直徑3厘米、厚2厘米的小圓塊,像一隻隻象棋的模樣,不過這也許對其他人來講很難做到,但顧明的刀工早在華夏杯廚師大賽一開始的時候就展現出來了,這對他而言簡直就是小兒科
顧明快速將蘑菇洗幹淨,再將蘑菇和冬瓜分別用沸水燙,其中在燙冬瓜的時候為了去除冬瓜的青味,還在沸水中放了一小塊陳皮。
燙完冬瓜,顧明將冬瓜丟盡鍋裏,準備過一下冷河。
所謂過冷河是粵菜的一種烹調方法,是廣東民間流行的一種說法,即將食品燙熟至七八成左右,然後把食物泡在冷水裏麵,通過熱脹冷縮的作用,將食品的營養和水分瞬間鎖住,這就稱之為“過冷河”。
過冷河可以把食物裏的腥膻味及雜質辟去,將食物用冷水或冰水略衝洗一下,再炒煮時令食物較爽口,不會糊口,吃起來更有口感。
給冬瓜過完冷河之後,顧明將田雞丟入油鍋裏,稍微炒一下。
隨後顧明將處理過的田雞腿、冬瓜等丟盡一個盅中,然後放進籠子中燉起來。
其中按照太史菜的正宗做法筍尖需要用冷水浸泡三十分鍾以上,再用清水衝洗幹淨,如果在華夏杯廚師大賽的現場才進行這一步,那得用太多時間,根本就來不及。
所幸按照大會的規定這一階段廚師可以自己攜帶食材,所以昨天在家裏的時候,顧明就將竹筍提前泡好了。
接下來太史田雞這道菜在籠子裏靜靜燉著就好了,顧明騰出手去做另外一道做法同樣已經失傳的菜紙包炸雞。
這是顧明一早就定好的戰略,決賽中所做的每道菜都是做法已經失傳或者即將失傳的菜,出奇製勝。
紙包炸雞顧明已經做過好幾次給盧月和盧永福吃了,所以現在再做自然是輕車熟路。
“咦!”坐在評委席上的江老發出一聲驚歎。
“怎麼了江老?”旁邊一個評委好奇地問道。
江老的眼睛緊緊盯著台上顧明的動作“他正在做的這道菜好像是紙包炸雞。”
“紙包炸雞怎麼了?”有人不明所以。
江老解釋道“紙包炸雞就是用紙張把雞腿包起來,然後放入油鍋裏炸,然而這道菜最重要的是炸雞腿的紙張必須用竹筍做原料,並且用最原始的蔡倫造紙法造出來,但是關於蔡倫造紙法早就已經失傳了,所以連帶著這道菜的做法也失傳了,今天顧明竟然在做這道菜!”
江老嘖嘖稱奇。
“也許他做這道菜並不是用蔡倫造紙法造出來的紙,而就是普通的紙張呢?”有人提出一個可能性。
江老聽後笑著搖搖頭“紙包炸雞的精髓就在於那種用竹筍做原料采用蔡倫造紙法造出來的紙,要不然紙包炸雞就跟普通的炸雞腿沒有什麼區別了。這是華夏杯廚師大賽的決賽,顧明不是傻瓜,他清楚一般的菜是根本無法幫他拿到冠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