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爆炸性事件就是--莫小惠死了!
莫小惠的死發生在周六。
經過治療的莫小惠情緒基本穩定,但是似乎回到了孩提時候的狀態,一問三不知,動不動還大哭大鬧吵著要見張翼山。警方無奈,隻好將莫小惠留在回醫院,期待治療能有結果。
可就在警察撤離醫院的第二天晚上,也就是周六晚上,莫小惠偷偷溜出了醫院,回到北大燕園,並於北大著名“自殺勝地”理科教學樓頂落下,當場摔死。
而據第一個發屍體的人描述:莫小惠的屍體仰麵躺在地上,修長的四肢向外伸展,鮮血染紅了雪地,紅白之間的強烈對比令現場充滿詭異的氣氛。
那個人清楚地記得,莫小惠的屍體也少了一根手指。
消息傳出,校園裏炸開了鍋。“無鬼派”,“有鬼派”以及“心理派”又開始論戰,一時間硝煙四起,天昏地暗。
而我卻覺得他們遺漏了什麼。
那是非常重要的線索……對,就是那首《死亡愛麗絲》!
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在“斷指”上,這確實是兩人死亡的共同之處,但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另一個共同要素:兩人死前,那首《死亡愛麗絲》都像鬼魅一般不期而至,成為兩個人的送葬曲。
是的,大部分人並不知道《死亡愛麗絲》的事情,了解這一情況的人少得可憐,確切地說,排除警方的人之外,就隻有我;而真正將這首《死亡愛麗絲》當做重要線索的,恐怕就真的隻有我一個人了!
我突然感覺到自己是一個人孤獨作戰,吳敏不在我的身邊……
不,還有老大陳天同呢!
周日一大早,陳天同就告訴我,他要到一家名為“維也納”的酒吧監視馬曉晴,並說如果他回不來,就通知警方逮捕馬曉晴。他的口氣就好像自己要去跟凶手決一死戰。
陳天同認為,“斷指狂魔”就是馬曉晴!
陳天同對馬曉晴的懷疑是可以理解的。莫小惠死後,馬曉晴順理成章地成為校合唱團的第一伴奏,實現了她一直以來的心願。因此,馬曉晴並不是沒有動機去殺人。
可是,這裏麵有一個疑點:張翼山的死如何解釋呢?如果說張翼山一死莫小惠就發瘋了,那麼伴奏的職位自然就會落在她馬曉晴手裏,又何苦要殺已經變得瘋瘋癲癲的莫小惠呢?是為了永訣後患?
如果直接殺了莫小惠,又何必要先殺了張翼山呢?是為了掃清障礙?
我一時也得不出結論,所以這些分析也隻能算作是疑點。因此我並沒有阻攔陳天同,反而要陪他一同前往。可陳天同一口回絕,並告訴我他從藝術係的老師那裏得知,衛沛然和莫小惠之間的關係一直非常差,所以衛沛然也是懷疑對象,而我的任務是去調查衛沛然。
我不由得感到慚愧,看來向來被我認為是太過情緒化的陳老大一直沒有閑著,他四處奔波收集信息,而我隻是坐在家裏徒勞推理,還時不時地因為吳敏的事情而庸人自擾。
我頭一次覺得,雖然老大陳天同辦事的風格跟我不同,但卻有他自己的道理。
眼下的線索太過繁雜,《死亡愛麗絲》的音樂,竊聽器,斷指,這些東西加在一起讓人感覺毫無頭緒,也許像陳天同那樣盯住一個人不放才是更為有效的方法。
老四吳立凡又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我和陳天同隻能兵分兩路,一人去盯馬曉晴,一人去盯衛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