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雲腦海中不斷回憶著,不多時便回憶到了詩劍仙最後留在這世間的手劄。
《歲暮神訣》是以修著全身真元灌注於處於鼎盛時期的太歲,並同時感受其生命的意境、呼吸韻律和氣息等。
在持續一段時間後,兩者將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仿佛渾然一體之時。按照一定的口訣運轉真氣,斬斷太歲生生不息的根源,然後將意識潛入,偷天換日。以自身魂樞占據太歲的核心,奪其造化。
掠奪的根本原因,不止單純的獲得太歲內部核心的強大天地靈氣,還有與太歲渾然一體的嫁接橋梁。至此以後,隻需要太歲吞入,讓它散播在體內的四肢五骸中,便可達到一勞永逸之效。
眾人皆知,人有三魂七魄。其中,三魂分別指天、地、命三魂。七魄分別有第一魄名屍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陰,第四魄名吞賊,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穢,第七魄名臭肺。
而其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獨住身。李白正是在對太歲多方嚐試無果之後,苦苦思索之下,決定大膽神識離體,將自己的命魂暴力侵入,強行鵲巢鳩占。
不得不說,李白的這個決定大膽而又瘋狂。須知人類的魂魄是自身最脆弱的部分。他這種行為,若是稍有不慎,輕則神識破損,變得癡狂瘋癲,成為一個下半生都恍恍惚惚的廢人;重則靈魂涅滅,身死道消。
魂離肉體,自古以來便是一件充斥著大恐怖的事情,平常修士,若是主動做此行為,往往不消一盞茶的功夫,就是一個魂飛魄散的下場。連轉世投胎的機會也要被剝奪。
所幸的是上天是眷顧他的,而當時的李白也已臻至陽神之境。神識錘煉的渾厚無比,機緣巧合之下,竟然讓他踏出了這關鍵性的一步。
這種過程,更像是一種同化的過程。須知太歲時集天地之靈氣形成的異種,契合著冥冥中自有天意。融合於自身之後,一言一行,都會帶著一股天地間的浩然之氣,換句話說就是飄飄而欲仙的仙氣。
這是一種奇妙的境界,這種境界,是遊離於當下修煉體係之外的。不但能使肉體更加契合自然,讓修煉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這種境界中,還能完完全全的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這種狀態不是那種凡夫俗子初入修行之後若存若無的天人合一,而是一種縱觀曆史長河,都是鳳毛麟角,無數宗師可望而不可即的真真正正的完全天人合一之境。
而於太歲的相融,更是暗合了刺客之道。畢竟所有修煉之人,其感官都集中在針對動物的探測中,但是依賴於太歲的特征,能夠達到無相無形。在隱匿自身的時候,世間萬千功法大道,無出其左右。
這便是又一震古爍今的刺客絕技了。
李牧雲現在隻是一個稚嫩的少年,堪堪進入生筋之境不久的他當然不可能效仿詩劍仙的方法行徑。若是他現在這樣,那可是無疑於自尋死路了,沒有一絲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