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月笙附風雅(1 / 2)

(愛看熱血的,請直接跳至於第11章開始往後看,7到10章在挖坑,寫大的曆史背景,為日後的內容鋪墊!但這幾章節不太爽)

第二天傍晚,杜月如放學了,坐著杜府的司機陳阿貴開著進口的福特大轎車,回到杜府。一進院,她就徑直奔向了他哥哥杜月笙的書房……雖然她知道自己的哥哥因為小時候家窮,鬥大的字兒不識半筐,現在的家業全部是靠他在上海多年的打拚得到的,但哥哥杜月笙這人就喜好結交名流、附庸風雅,原名叫杜月生好好的,硬是聽從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建議,改名叫杜鏞,號月笙,這‘笙’字吧還不是原來那個‘出生’的‘生’字了。還說什麼這名與號,是典出《周禮太司樂疏》上說的:“西方之樂為鏞,東方之樂為笙”。

想到這裏,杜月如就覺得好笑:“還東西方之樂呀,哥哥連簡譜中的‘1’‘2’‘3’都不識呢,還東西方之樂呢!平時也就頂多愛聽聽京戲,常哼哼名角孟小冬那‘女扮男裝’的老生罷了,八成是看上人家了呀!看上也沒用,一來我那幾房的嫂子們也絕對不能再答應我哥納妾了,再者聽說孟小冬先生與梅蘭芳先生打得火熱,都是唱戲的多般配呀!”……

若大的書房四壁掛滿了名家的書法、字畫真跡;密密的書架上擺滿了古今中外的精典之作,依然如同剛剛購置回來的那樣新,無人翻閱,隻不過放在那裏增加著哥哥裝成有文化人的砝碼而已,而放在沙發左側的報刊架上的每一期報紙哥哥必‘聽’,‘聽’後都是存放下,杜月笙識字不多,每期都讓手下秘書念給他聽,他從中了解中外的大事,關心著時局的變化,為青幫、自己做到未雨籌謀。1927年的‘四一二’政變前,正是杜月笙敏銳地提前捕捉到了蔣介石的信號,提前向蔣介石表示願意效忠黨國,願意效忠他蔣介石,故此事變前蔣介石親臨上海,將抓捕屠殺上海的愛國人士的絕秘任務交給了青幫的頭子杜月笙去完成,出色的完成了重任後的杜月笙的地位權勢,在上海飛越上了巔峰!正因為杜月笙關心、了解時政,才能對之做出準確的判斷,而現在,他主動去南京請願聲援,正是因為他聽到蔣介石方麵的軍隊在戰場上已經由被動轉向了主動……

杜月如在書房中左看看右看看,最後還是為沙萬軍捧起來了這兩三年他哥哥存放著的報紙,因為她覺得哪一本大厚書也沒有報紙上記述的新鮮事多呀,什麼事政要聞戰爭軍事、山南海北的奇事怪事、還是名角演員的演出動態等等五花八門的事,上麵可都刊登著呢,一定能很好地打發著沙萬軍的這一個多月的時間!

當寂寞的沙萬軍見到杜月如給自己送來了報紙時,他欣喜若狂,因為他想通過報紙打開一扇了解這個世界的窗戶!為自己日後辦些大事做好準備……

…………

日月如梭,轉眼沙萬軍已經在杜月如的閨房中渡過了十日,這些天沙萬軍並沒有感到絲毫的寂寞,因為白天在杜月如上學的時候他有這兩三年的舊報紙相陪,而當傍晚杜月如放學後,便有美女相伴了……

他又教了首新的鋼琴曲給杜月如,期間還給杜月如和小紅畫了素描的畫像,他也剃淨了臉上的胡子,人顯得格外地精神和年輕了,換上了杜月如給他弄來的新衣服,雖然清瘦了一些但依然掩蓋不住他的帥氣,二人漸漸地互生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