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什麼東西最好?”
答:“當然是進口貨。”
問:“什麼地方最好?”
答:“當然是國外好。”
問:“什麼地方的明星好?”
答:“當然是國外的明星好啦。”
……
也不知道諸如此類的回答算不算魯迅先生筆下慘淡的人生,但國人崇洋媚外的現象也過於嚴重了。某些人穿著洋貨、捧著洋明星,站在生他養他的土地上大罵生他養他的祖國,並臆想著有朝一日跨洋渡海拿上它國綠卡,入上它國國籍。對於這些人我實在無法言語,隻想勸他回頭看看,看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或許你就會知道自己的無知了。
社會上一直在強調“中國風”、“弘揚傳統文化”的字眼,我覺得這種強調正是國人丟失的表現,如果不是丟失,那就用不著強調,不是麼?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自然有它獨特的魅力;它的深厚底蘊,自然有它過人的力量。不要一味的隻是向外看,隻看別人的好,其實你隻要回顧一下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的也不比他差,畢竟我們已經傳承了五千年了,說話難聽話,他們跟咱們比起來,還嫩的多呢。
不是我不願意接受外來事物,隻是有些人接受的過頭。
不是我太保守,隻是有人太開放。
不是我太封建,隻是有人太忘本。
抬頭看看吧,其實你的比他強。
低頭看看吧,其實他在模仿你。
有那麼一群人,他們說:“我們是蚩尤的傳人。”
他們又說:“《資治通鑒》是我們編的。”
他們還說:“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文化。”
我說:“你們盡管說吧,反正吹牛不用上稅,臉厚也不犯罪。為了讓人不忘記你的彈丸之地,你可以盡情揮灑你的言語,但是,請不要拿我們對你們的放縱,當做你們放蕩的資本!”
現在,我們都傳統文化正在被一些卑鄙的小人所竊取,不得不說,我們對自己文化的保護意識還太薄弱,還不得不說一句:原來做人也可以這麼無恥。我們的端午節被你們“合法”的奪走了,不過你們不需要竊喜,因為你得到的隻是一張紙,而我們依舊保留著這五千年來文化的精神,我們的這種精神你們無法企及,更無法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