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過去了,易劍秋也慢慢聽懂了他們之間的談話。知道了現在是公元177年,也就是熹平四年,現在上位的皇帝是劉宏,不過因為在位期間,多為蠻族、妖道在偏遠地區叛亂,被盧植、臧旻、朱儁等人平定,劉宏認為天下穩如泰山,便安心享樂,鮮問政事。大部分時間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又設置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經過這麼多年國內早已民不聊生。不過這些都不是易劍秋現在關心的,不,現在應該叫易興才對,出生那天自己老爹給取的名字,意寓家族興盛之意,還有那天一直抱自己的是老爹的小妾王氏,而躺在床上的則是正妻柳氏,家中還有一個管家柴叔以及一個丫鬟朵兒。爺爺奶奶因早年闖蕩遭流寇不幸去世了,所以家裏也基本也沒什麼親人。
在之後的日子裏易興除了吃就是睡,倒也沒啥別的事情,閑來無事就是想想自己以後該做些什麼。結束亂世這肯定是首要目標,雖然沒見過赤地千裏的情形,但是自然災害後的慘狀他親身經曆了不少,身為一個現代人的靈魂,他怎麼能容忍身邊“流離溝壑,嫁妻賣子”這般慘劇的存在。
黃巾之亂是184年,那時候自己七歲,肯定是沒戲了。而董卓入京則是190年,那時雖然年幼,但一定要去見識一番,不然肯定要悔恨終身的,而在這之前還是應該先融入這個時代,了解這個時代,包括政治、軍事、文化、宗教信仰等方方麵麵,而不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到時候還是先從書籍入手,而後等年紀差不多、知識儲備也差不多的時候去外邊曆練一番,親身體驗世間的種種,畢竟空中樓閣、紙上談兵是謀士之大忌,在前世他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了。
易尚最近倒是也碰到了許多苦惱的事,平日裏易興不哭不鬧,大多時間都是一個人在發呆,逗他的時候也是靜靜的看著自己,搞得自己尷尬不已。最要命的是他的飲食很有規律,而且需要方便的時候也是咿咿呀呀的招手喊人。種種的一切反應著易興的不同尋常,不敢怠慢,吩咐下人以及柳氏、王氏不要聲張,自己也是盡量減少外人與孩子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