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水結晶第一節與你邂逅PART47(3 / 3)

金杯在巨大的頂力作用下剌入方狀石柱的底部,方狀石柱底部的設有“鑰匙孔”,表麵覆以石板掩飾,石柱抬升的同時,金杯底座將石板頂裂脫落,倒扣的金杯鑰匙插入石柱鎖孔之後,小石柱的抬升才告停,緊接著,扣著金杯的石柱以順時針方向旋動,驅使這把鑰匙開啟另一道機關。

機關在金杯鑰匙的觸發下啟動,咯咯聲中連接兩輪新月的方狀石柱,由內至外紛紛鬆開處於咬合狀態的矩狀齒輪,兩輪新月由此獨立分開,但是,取寶操作尚未完成,浮在半空的歐陽國文還要完成另外兩個動作。他轉身懸飄於右側的這道彎月背後,雙腳夾住彎月作為支撐點,再伸出雙手以順時針方向扭動那半塊連在新月背部的方形石塊,兩塊位於月背之後的石塊也是兩道啟動機關,假如沒有機械輔助運動裝置與懸浮發生器,在半空將這兩塊巨石開關扭動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動作,歐陽國文必須搭建一個足以支撐他發力的高大支架,而此等情勢之下最大的困難還是,沒有時間也沒有材料讓他開展這項“浩大費時”的工程。

歐陽國文把月背的石塊按順時針方向扭轉了180度,如同大型滑軸啟動的咯咯響聲隨即傳來,巨岩新月也以順時針方向開始沿著岩壁轉動。從它的軌跡當中便能得出結論,石月與石室圓頂以及底部交接之處是以石室中點為圓心的滑動部件,歐陽國文這番操作則是要讓兩輪石月彼此調換位置,在這之後,聖杯才會現身。

歐陽國文如法炮製地扭動左側石月背上的石柱,它也於隆隆聲中開始轉動,傾泄在一側沙堆稍微阻礙它的轉動,令它步履滯頓,所幸這仍在允許的範圍內。歐陽國文則定定懸飄在半空欣賞這兩輪石月上演的乾坤大挪移。隨著最後的一記咯咚響,兩輪石月互換完畢,與此同時,岩壁產生異動,兩輪石月慢慢縮入其中,為這個石室騰出了空間,當它們完全沒入岩壁之後,另一陣悶重的機關發動聲隨即傳來,隻見與兩輪彎月成九十度夾角的穹壁位置產生異動,四堵尖頭如同劍尖的黑色石板從石室上方與正北、正南兩側破壁緩緩伸出並彈濺開碎石,它們仿如四扇縮納在暗格之內的門頁,伸出要把這間半球形石室攔成兩半,然而,它們露出一截之後,運動便告停頓。

飄在半空的歐陽國文徐徐落地,將石室中央的那道新月開關扭動恢複至原位,抬升的石柱也隨即降下,歐陽國文再向後退避。

異妙的情景在石柱縮降歸位之後發生,石室之中的火炬也於此時緩緩熄滅,嗒嗒的紛雜響聲中,四堵黑色的石板急劇異變,它們仿如受熱發生形變的塑膠泡沫,從尖角邊緣開始變形,構築出眾多幾何形狀的細長岩石條片紛紛彈伸展開,就如同快鏡頭中迅速生長的枝幹與葉片,它們向原先四堵黑色石板尖角所指向的中心擴展,並止於中心位置。炫動奪目的變形停止之後,眾多的黑色小岩塊構築起一堵如同被鏤空的石牆,把半球狀的石室從正中位置間隔分為兩半,歐陽國文站在石室西側,四塊石板的變形完畢之後,東側的火炬再次燃起。

這時可以得見,鏤空的石牆組成的圖案竟是一幅線條明晰的巨畫,類似中國剪紙畫的巨畫描繪了一個抽象式的神靈形象,石室另一側的火光從鏤空之處傳過,這位神靈身體四周就像散發出無盡的光芒,神靈手中握著一隻杯子,杯子的外形顯得平平無奇,它上寬下窄,如果在現實中展現,它也隻是一隻呈梯形的普通杯子,以現世人們的審美觀點興許還會認為這隻杯子實在毫無美感可言,甚至有些醜陋。然而,盡管這隻杯子的外形無奇,卻正是歐陽國文此行要取出的至寶聖杯。

四堵黑色的石牆其實由許多小岩塊包裹的記憶合金堆砌而成,歐陽國文扭動新月開關之後,電流會使記憶合金恢複至原有組合,使黑色的石板展開成為這幅“岩框巨畫”。

用黑石雕造的巨畫固然不能以豔麗的色彩去表現景象的聖潔宏麗,但是,畫中這位萬能之主的慈穆神情與優雅動作既便是用單調的黑色去表現,已經能讓人感受到莊嚴聖偉的氛圍,而耀動著的黃色火光就更添這位神靈的至偉神聖。

構成聖杯的其中一塊小岩塊上有一小小暗格,聖物聖杯就收納其中,隻是要開啟這個小暗格歐陽國文還要進行最後的一步操作。他飄至到穹壁下的火炬處,取出一把熄滅的火炬,重新將它啟燃,然後走到巨畫跟前,並用火炬之火灼向巨畫的表麵。巨畫西側表麵塗有一層化學物質,於此刻被火炬點燃,整幅巨畫在熊熊的烈火中燃燒開,由於燃燒散發的熱量,記憶合金再次發生形變,被火焰灼燒中的那位神靈忽然做了一個轉身動作,並把手中的聖杯往下傾倒,就像要把杯中之水倒盡。隨著神靈側身轉向火焰也於片刻之後隱隱熄滅,收納聖杯的暗格終於在那隻傾倒的聖杯上現身,歐陽國文彈飄至暗格處,懷著敬崇的微笑伸手取出這件神聖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