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此時也是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評價妖帝了,這妖帝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一個無恥的混蛋,為何懂這麼多?
同時她也有些期待,這妖帝送了牡丹仙子一首詩,送了瑤光仙子一首歌,那怎麼也得送我點什麼吧?
這點內心深處的期待,甚至她自己都沒有發現。
觀音菩薩看向孫澤,說道,“這最後一關,就由我來出題,公子,可準備好?”
觀音菩薩有些為難,牡丹妹妹考察了詩詞文學,而瑤光妹妹則是考驗了算學,那她應該考察什麼?
曲是不用說了,單憑那一首,就可以看出來妖帝在歌曲之上的造詣。她們如今是凡人的身份,還真沒有什麼考的。
孫澤看著她糾結的樣子,不由好笑道,“姐姐,難道還沒有想好,這前兩關,我已經通過,那這第三關,我是不是可以提出一點意見。”
觀音菩薩正是糾結,聽到他這話,狐疑的看著他,不知道,他又要搞什麼陰謀詭計。
觀音菩薩可不同於牡丹仙子和瑤光仙子,她是在陰謀詭異之中長大的,她在靈山做事,是因為在靈山,能夠帶來好處。
簡單的講,觀音菩薩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做任何事情的前提,考慮的是,對自己有沒有有利。她很難相信任何人,她隻相信她自己。
別看她和孫澤有幾次打情罵俏的經曆,但在它心中,這不算什麼,若是殺了孫澤,有足夠的利益,她肯定會動手。
是那種絲毫不會猶豫的那種,至少目前是這樣。這一點,孫澤看的比觀音菩薩自己都明白。
當然觀音菩薩變成這樣,也與她生活的環境有關,她繼承佛位不久後,她的師父就死去。
靈山不是一處淨土,反而比人間更多的陰謀詭計,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觀音菩薩做穩了佛位,並且如今隱隱成為第一菩薩,她到底經曆了什麼,誰知道?
孫澤看的很清楚,所以他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打擊觀音菩薩的機會。可以說是很卑鄙的,但誰讓她不是自己呢?
一些感慨觀音菩薩也會有,但這些並不影響,她最終的判斷,就如同現在,這是一個很理智的女人。
“不知道,公子,有什麼想法?”
“我們一起談亂一下禪,談亂一下佛。”
孫澤目光之中帶著似笑非笑,極端利己主義者,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強大自己的機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觀音菩薩腦中不由浮現出這樣一首禪詩。
觀音菩薩是一個極端利己主義者,但這一首禪詩,在她的心靈之上打開了一缺口,這一點,孫澤不知道,觀音菩薩自己都不知道。
在觀音菩薩印象之中,孫澤的佛法很高,他的佛法和如今的佛法格格不入,卻充斥著一種另類的超脫。
觀音菩薩不明白,為何妖帝懂這麼多,連佛法都知道,但並不妨礙,這種如同入蠱毒藥一般的吸引力。
那一首禪詩對於觀音菩薩的影響是巨大的,她甚至憑借這首禪詩,在佛法之上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