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的路已經定型,無論她在不在靈山,以後注定要走佛路。
如今,再次聽孫澤要開口跟她歎佛,可想她心中的複雜。
妖帝他早就看出來了,這個混蛋,不能答應他,這是個陰謀,對,一定是個陰謀,我不能上當。
觀音菩薩心頭暗罵,但對於孫澤到底能說出什麼,她內心又十分渴望。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一首禪詩,立意之上,比那一首,低了幾分,但同樣也不可多得。
觀音菩薩腦中佛音再次響起,盯住了孫澤,說道,“好,我正好對此有些研究,那我們就談論一下佛。”
牡丹仙子和瑤光仙子對視一眼,心下也有了幾分明悟,這妖帝怕真是看出來什麼。
一言一語,都是撓到了她們三個心裏,她們兩個不用多說,那一詩一曲,讓她們現在還是回味無比。
至於觀音菩薩,沒什麼特別讓她心動的東西,也唯有這佛一字而已。
孫澤心中對於觀音菩薩性格有了幾分了解,他笑道,“什麼是佛?”
什麼是佛?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也是孫澤經常問佛門的問題,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
觀音菩薩心有警惕,說的是論佛,其實論的也是以後她要走的道,她雖然想聽孫澤能說出些什麼,可也不願意被孫澤影響。
“那請問,公子,什麼是佛?”
“莫謾求真佛,真佛不可見。妙性及靈台,何曾受熏煉?心是無事心,麵是娘生麵。劫石可動搖,個中無改變。”
孫澤隨手就又是一首禪詩。
觀音菩薩氣的不行,這妖帝,直接一首禪詩,這算是回答問題嗎?
“公子的意思是,你以為佛什麼,佛就是什麼樣子,是嗎?”
這樣回答問題,倒不如不回答。
“怎麼?難道小姐姐,以為我說的不對嘛?自我、真我,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佛,就是什麼樣的佛。就像如今的如來佛祖一樣。”
這話,觀音菩薩還真無法回答,細細想來,看似孫澤講的毫無道理,但一思考,又覺得有那麼一點道理。
你心中認為什麼是佛,那佛就是什麼樣的,因為,你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觀音菩薩惱怒道,“那請問公子,佛法在哪?佛法如何求?”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又是一首禪詩出來,不說別的,單是這一首又一首的禪詩,都讓觀音菩薩都有些佩服了。
當然佩服是一回事,生氣又是另外一回事。
孫澤這首禪詩的意思,很清楚很明白,佛法在世間,體味世間法,自能修的真法,那些到處求佛法的行為,十分可笑。
這一首禪詩和唐僧的做法一模一樣,如果唐僧在這裏,肯定會鼓掌。
“你就不能好好回答問題?”
這首禪詩,回答的是沒錯,但這不是在譏諷她觀音菩薩嗎?她不就是在求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