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
蘇七月迅速的在大腦裏尋找這關於這個關外的記憶,關鍵就是這個\"關外\"是什麼意思?蘇七月記得清朝以前,中國的最重要的邊防線是在北方,曆朝曆代造成威脅的外敵均從北方而來,因而極重視北方防線。經曆代政府經營和勢力較量,清代之前中國北方防線基本固定在今天的山海關一帶,而這條邊防線也是一條人生的分界線,防線內就是受地方民事政府控製的地區,有著正常的生活秩序,而防線外則不受地方民事政府的控製,基本實行軍管。
關外的生活艱苦異常,除了行軍打仗沒別的事,古代犯罪的人有時被判充軍就是到軍隊裏服務,如果更惡劣的話,必須到關外的軍隊裏服務。犯人雖然有一定的人生自由,不必被囚禁,但受到嚴格監視而且必須從事危險和辛苦的工作,許多人一去不返。如果運氣好堅持到刑期屆滿,便可返回原籍重新過上正常生活。
至於這個為什麼要到關外去,一是懲惡與揚善,讓犯了罪的人背井離鄉受盡磨難,到關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風沙洗滌;二是為清皇族的老家“增磚添瓦”。
蘇七月腦中一個閃過的便是出鏡率極高的寧古塔,心想不會是那地方吧?
“爺?這關外……不會是叫咱們去寧古塔……”
胤襸苦笑一聲,道:“你倒是懂得多,還知道寧古塔,皇阿瑪還不至於將我送到那裏去,是發到奉天。”
“奉天?”那不就是沈陽嗎?還好啊!蘇七月鬆了口氣,想著奉天也是個大城市吧?至於這個滿堂是什麼地方蘇七月倒是沒聽說過了。便問道:“爺,那滿堂是個什麼地方?皇上為什麼叫咱們去那呢?”
胤襸歎了口氣,無奈的說:“太子剛叫我去,說皇阿瑪雖然認可了能奇文自首的事情,卻也要治我一個管教下屬不嚴的失職之罪,所以叫我去關外,又因為我到底是皇族血脈,格外開恩以調職為由將我發落到奉天去!”
蘇七月心裏埋怨著老皇帝,心想你若是看不上胤襸就看不上吧,還裝什麼法外開恩。
這能奇文都白白的送了一條性命了,你卻還不依不饒的,非要辦了胤襸不可,這胤襸到底是不是康熙的兒子?充話費送的?
不過說是調職就是胤襸還是有職位的了?滿堂?不難令人想到子孫滿堂的寓意,像是個安靜祥和的地方。隻是蘇七月卻覺得不對勁,要是那樣一個好地方也不會叫懲罰了!
胤襸看著蘇七月見她似乎十分好奇,突然很認真的提醒道:“這事你先別跟別人說,還有這滿堂鄉是個不祥之地,咱們以後也少提就是了。這一天你也折騰個夠嗆快回去歇著吧!”
蘇七月見胤襸這是不想提,又說那是不祥之地,心裏更是好奇了,不過她倒是識趣,胤襸既然根本就不想提自己幹嘛要問呢?安慰了幾句也就回自己房裏去了。
可是胤襸不提,蘇七月卻不能不好奇的,想著這應該是宮裏人才知道的,便去跟暄暄說。
沒想到暄暄聽到也是一副大驚失色的樣子,“主子,好好的問這晦氣地方幹什麼?”
蘇七月這可是更奇了,這地方看來還真是有點邪門啊,怎麼連暄暄也這樣說?
蘇七月關好了門,便趕緊叫暄暄跟自己說說,暄暄這猶猶豫豫的像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可是在蘇七月麵前她又不好隱瞞什麼,便說:“宮裏呆的久的想必都知道些,可是明著誰也不敢提,頂多就是背地裏當個故事講講,主子聽了就當是個故事可別在爺麵前說啊!”
蘇七月點點頭,叫暄暄說就是了,她自然不至於犯糊塗。
暄暄便小聲的跟蘇七月講起來自己聽到過的版本,貌似祥和的“滿堂”二字竟是“埋頭”的諧音,滿堂鄉暗自傾訴的正是滿清疑案之一——努爾哈赤殺子之謎。
努爾哈赤為何處死大兒子?
不是有句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可作為大清國的創始人,努爾哈赤又為何會親手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無法彌補的過失令這位一國之君殘忍到萌生了殺子的動機?
努爾哈赤起兵之際,大兒子褚英剛剛4歲,由於母親早逝,年幼的褚英便一路隨著父親奔波於刀光劍影之下,未能享受到母愛的溫情以及家庭中的祥和,生活始終動蕩不安。